-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微球微囊技术
第四章 微球微囊技术
第一节 微型包囊技术
一、概述
微型包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作为囊膜 ,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
若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微球。 ;有时微球与微囊没有严格区分,可通称为微粒。
微囊与微球的直径大小是以微米(μm)计的囊或球
一般5~250μm
与纳米粒的关系:药物载体,粒径范围不同
这类药物载体可以包载一种或多种药物,囊心物也可以包括阻滞剂、促进剂或磁性粒子,
特殊:动脉栓塞微球,动脉栓塞微囊(靶向制剂)。 ;;(一)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
微囊化是近年药物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已有30多类药物采用微囊化技术。其优点有:
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
如鱼肝油、生物碱类等。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易氧化的β—胡萝卜素、对水气敏感的阿司匹林、易挥发的挥发油类等药物。;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如红霉素、胰岛素等
4.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
如油类、香料、液晶等。
5.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
如阿司匹林与扑尔敏配伍后可加速阿司匹林的水解,分别包囊后得以改善。
6.缓择或控释药物
可采用惰性基质、薄膜、亲水性凝胶等,制成微囊、微球,再制成控释或缓释制剂。 ;7.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如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或细胞毒素药物(抗癌药)制成微囊、微球。
8.将活细胞或疫苗等生物活性物质包囊不引起活性损失或变性
如胰岛、血红蛋白等包囊,在体内生物活性高,而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药物微囊化后通过非胃肠道缓释给药,既不要求口服的活性,也不要求药物本身在体内较长的半衰期,许多过去认为不合格的落选药物(口服的活性低,注射的半衰期短),可能作成满意的新药。;二、囊心物与囊材
(一) 囊心物
微囊的囊心物即是被包囊的特定物质,
包括主药与附加剂,
附加剂:稳定剂、稀释剂、控制释放速率的阻滞剂、促进剂和改善可塑性的增塑剂等。
(二) 囊材
囊材的一般要求是:①性质稳定;②有适宜的释药速率;③无毒、无刺激性;④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⑤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⑥具有符合要求的粘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等特性。;常用的囊材:
1.天然高分子 最常用。
(1)明胶:
分酸法明胶(A型)和碱法明胶(B型)。
可根据药物对酸碱性的要求选用A型或B型。用量:为20~100g/L。
加入10%~20%甘油或丙二醇可改善明胶弹性。
加入低粘度乙基纤维素可减少膜壁细孔。
(2) 阿拉伯胶:
一般常与明胶等量配合使用,作囊材的用量为20~100g/L,亦可与白蛋白配合作复合材料。;(3) 海藻酸盐:可与甲壳素或聚赖氨酸合用作复合材料。
海藻酸钠可用CaCl2固化成囊。
(4)蛋白类 有白蛋白、玉米蛋白、鸡蛋白、小牛酪蛋白等,可生物降解,无明显的抗原性
常采用加热固化或化学交联剂(如甲醛、戊二醛或丁二烯)固化.通常用量在300g/L以上。
(5)淀粉
用作囊材或载体材料的常为淀粉的衍生物.
如羟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等。
(6) 壳聚糖 ;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多系纤维素衍生物,其特点是毒性小、粘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大。
(1)羧甲基纤维素盐
属于阴离子型的高分子电解质,
(CMC-Na)常与明胶配合作复合囊材,
(2) 纤维素肽酸酯(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在强酸中不溶解,可溶于pH>6的水溶液。用作囊材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明胶合用。;(3) 乙基纤维素(EC):
适用于多种药物的微囊化,不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可溶于乙醇.
遇强酸易水解,故对强酸性药物不适宜。
(4) 甲基纤维素(MC)
亦可与明胶、CMC-Na、聚维酮(PVP)等配合作复合囊材。
(5) 羟丙甲纤维素(HPMC)
能溶于冷水成为粘性胶体溶液.有表面活性。;3. 合成高分子材料
常用的有两类:
生物降解的
不可生物降解的。
近年来,可生物降解并可生物吸收的材料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特点是无毒、成膜及成球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可用于注射。;聚酯类
迄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
多为羟基酸或其内酯的聚合物。
常用的羟基酸是乳酸和羟基乙酸
乳酸(LA)包括D—型、L—型及DL—型,直接由其中一种缩合得到的聚酯,分别用P(D)LA、P(L)LA和P(DL)LA表示,
由羟基乙酸缩合得到的聚酯用PGA表示;。
;三、 药物微囊化方法
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三大类。
(一) 物理化学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患者权利(医院)B-03 患者知情同意.pdf VIP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机械类_王兰美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PICC在新生儿中的运用.ppt
- 2025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 投影机 - 富可视 - IN3138HD说明书.pdf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单招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 VIP
- 二年级上册浙科版综合实践第二课 管理我的书包 - 活动B书包变轻了.pptx VIP
- 应用文写作之活动报道高中英语作文课课件 2023届高考英语写作专项.pptx
- GBT43562-2023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