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高级版2015导论.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1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整理 在高考中,最幸福的是高考题考查的知识自己全部掌握了,自己不会的知识一个也没有考到; 在高考中,最痛苦的是考的东西自己不会,自己会的偏偏不考 最最痛苦的是考场上不会,交了卷子又一下子想起来了! 苍天啊,大地啊!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 除了缺乏必要的解题训练导致审题能力不强,方法掌握不全致使入题慢、方法笨、解题过程繁杂外,更有可能是因为平时没有深入的总结解题经验,归纳形成结论,借用南方一位不知名的老师的话讲,就是不能在审题与解题之间按上一个“触发器”, 快速发现关键条件,形成条件反射。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节约考试时间,提升考试成绩,下面就高中物理的知识与题型特征总结了100多个小的结论,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二级结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级结论”,运用“二级结论”,谨防“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二级结论”的推导过程,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列出一些“二级结论”,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两个力的合力:F 大+F小≥F合≥F大-F小 2.①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必组成闭合矢量三角形;且有 拉密定理: ②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或线段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三力汇交原理) 3.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mg F1 F2的最小值 F F1 F2的最小值 F F1已知方向 F2的最小值 4.物体沿斜面不受其它力而自由匀速下滑,则 5.两个原来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瞬间: 力学条件:貌???神离,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运动学条件: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其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所有滑轮挂钩情形) F F1 F2 8.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9、力的相似三角形与实物的三角形相似。 10.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发生形变需要时间,因此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轻杆能承受拉、压、挑、扭等作用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1.两个物体的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是: 12.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无论其它受力情况如何,所受平面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平面成。 二、运动学 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思路是:位移→时间→平均速度,且 2.匀变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时, ,这是唯一能判断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且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总有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 ,, 3.匀变速直线运动,= 0时: 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之比:1:2:3:4:5 各时刻总位移之比:1:4:9:16:25 各段时间内位移之比:1:3:5:7:9 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之比:1∶∶∶…到达各分点时间之比1∶∶∶…… 通过各段时间之比1∶∶()∶… 6、上抛运动:对称性:t上= t下 V上= -V下 有摩擦的竖直上抛,t上t下 7、物体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以a2减速,再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则a2=3a1。 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直接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求滑行距离。 9、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A t + B t2 式中a=2B(m/s2) V0=A(m/s) 10、在追击中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避碰等中的临界条件都为速度相等。 11、渡船中的三最问题: 最短时间、最短位移、最小速度 ⑴ 当船速大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 s=d d为河宽 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