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量学期末复习题2
测 量 学 复 习 题
一、填空题
1、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 侧、字头应
2、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 连接而成。
3、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 、 、 、 。
4、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
5、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 轴。
6、水准仪主要由 、 、 组成。
7、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 的连续封闭曲面。
8、经纬仪主要由 、 、 组成。
9、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 ,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 。
10、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11、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
12、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476.4m,返测为476.3m;CD往测为126.33m,返测为126.3m,则AB比CD丈量精度要 。
13、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
14、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 、 。
15、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m。
16、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 的 HYPERLINK /click/click.php?ads_id=1775site_id=6235007045040176click=1url=http%3A///emc.phpv=0k=%u5F71%u54CDs=http%3A///xueli/200606/7505.shtmlrn=564930 \o VOGATE?ECO?1 @V \t _blank 影响。
17、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 。
18、真误差为观测值减 。
19、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
20、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
21、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 或 测量两次高差。
22、已知路线交点JD桩号为K2+215.14,圆曲线切线长为61.75m,圆曲线起点桩号为 。
23、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 、 、 、 。
24、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 。
25、经纬??的主要轴线有 、 、 、 L、 ’。
26、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 。
27、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 、 和 。
28、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恒大于零,将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 km。
29、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
30、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
31、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
3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
33、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 、 、 。
34、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 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35、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 ,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 。
36、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37、圆曲线的主点有 、 、 。
38、建筑变形包括 和 。
39、加桩分为 、 、 和 。
40、传统大地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和重力测量资料推算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是 椭球,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应用的是 椭球,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是
椭球。
41、平行圈弧公式表示为:r= 。
42、克莱洛定理(克莱洛方程)表达式为
43、某一大地线常数等于椭球半径与该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
44、拉普拉斯方程的表达式为 。
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当前部分冻干食品企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doc
- 浅析微博舆论下的地方政府管理.doc
-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doc
- 浅析我国城镇化战略与节地2011年学术论文投稿.doc
- 浅析广告与修辞.doc
- 浅析我国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doc
-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以及应用模式.doc
- 浅析执行浅析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的应用.doc
- 流体输配管网习题龚光彩教材.doc
- 浅析新媒体的发展对我国政治产生的影响.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