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VIP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

PAGE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 1.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导学策略【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重点难点】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过15分钟自主学习,掌握。理清基本知识框架,用双色笔标出重难点。 2.学生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突破难点。 3.当堂训练,完成知识反馈。 4.带星号部分C层可以不做。B层自己掌握,A层必须做。 【知识链接】 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也就是先将树木砍倒,然后焚烧成灰,用作肥料,并乘着土地还留有热气下种子,最后收获的耕作方式。 【导学过程】 第一步:【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农业的起源 1.出现:上古时代,从    经济向    经济发展,形成原始农业。 2.地域差别: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流域和   流域形成规模。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北方以旱地的   为主,南方以  为主。 3.产业结构的特点:以   为主、   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饲养的家畜主要有   六种。 思考点拨: 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何关系? 探究提示:中国自夏、商、周三代就实行干支纪年法(将天干与地支相结合,用于纪年)。古人将十二地支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相搭配,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十二生肖中的牛、马、羊、鸡、狗、猪等动物正是中国农民最常饲养的“六畜”。可见,十二生肖与中国农业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的特点,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有牛马耕田,有狗看家,有鸡报晓,有猪肉羊肉可吃,它反映了华夏先民对动物崇拜。 二、农具的进步(从耒耜到曲辕犁) 1、表现: 时间农具发展情况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使用石、木、骨具,“耒耜”商周出现青铜制品,但很少用于农业春秋出现   农具,牛耕(   )开始出现,汉代普及), 是我国农用动力的巨大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汉犁壁、 (播种用)三国马钧改进翻车(灌溉用)唐 (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以水力推动;灌溉用)2、影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巧学妙记: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自春秋战国以来,铁犁牛耕成为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三、水利的兴修 1、原因:①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②生产力提高的推动。 2、概况:①内地:大禹治水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建成了芍陂、   、    ,西汉建成漕渠、   。从   开始,政府经常大规模治理黄河。 ②边疆:西域地区最有特色的水利工程是   。 3、经验总结:我国古代总数大约370多种的农书,包含了大量关于    的内容。 四、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奴隶社会(夏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称“耦耕”,即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集体耕作 3、春秋后:自耕农出现,即以 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形成,从此,“ ”式的小农经济方式成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知识图解解: 五、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1、产生时间: 2、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 制度的出现 3、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 相结合,生产活动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稳定性等 5、评价 积极: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④近代以后,阻碍生产发展。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第二步【合作探究 巩固提高】 试着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大特点、(温馨提示:从农业结构、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模式三个方面总结) 看书,查阅资料、讨论说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主要区别? 第三步【当堂检测,知识反馈】 1.(2007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