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物理期末论文改
近代物理学
期末论文
·题目: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姓名:李征帆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级一班
·学号:2013216862
·指导教师:杨晓雨
·日期:2016.4.10
【摘要】本文主要主要介绍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相关理论的发展史以及核磁共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用途。同时也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阐释核技术对现今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图谱 核磁共振仪器 核磁共振应用
引言:
在恒磁场中,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受射频场的激励,发生磁能级间共振跃迁的现象成为核磁共振现象。英文缩写为NMR。
1946年E.M.珀塞耳和F.布洛赫等人分别在实验上实现了固体石蜡和液体水分子中氢核的共振吸收。此后核磁共振技术迅速发展,目前,核磁共振已成为波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1930年代,伊西多·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费利克斯·布洛赫和爱德华·珀塞尔发现,将具有奇数个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于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在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之后很快就产生了实际用途,化学家利用分子结构对氢原子周围磁场产生的影响,发展出了核磁共振谱,用于解析分子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磁共振谱技术从最初的一维氢谱发展到13C谱、二维核磁共振谱等高级谱图,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分子结构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进入1990年代以后,发展出了依靠核磁共振信息确定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技术,使得溶液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医学家们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获取人体内水分子分布的信息,从而精确绘制人体内部结构,在这一理论基础上1969年,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的达马迪安通过测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成功地将小鼠的癌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区分开来,在达马迪安新技术的启发下 HYPERLINK /doc/6775495.html \t /doc/_blank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学家保罗·劳特伯尔于1973年开发出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MRI),并且应用他的设备成功地绘制出了一个活体蛤蜊地内部结构图像。劳特伯尔之后,MRI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成为一项常规的医学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硬化症等脑部与脊椎病变以及癌症的治疗和诊断。2003年,保罗·劳特伯尔和英国 HYPERLINK /doc/5417595.html \t /doc/_blank 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在 HYPERLINK /doc/6029288.html \t /doc/_blank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贡献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简介核磁共振原理
经典描述
磁矩M不为零的原子核,受到恒磁场的作用而产生力矩,这力矩使磁矩绕恒磁场方向进动,进动频率 ? 又称拉莫尔频率(见带电粒子的回旋运动),它与恒磁场的磁通密度BO成正比,即 ? = ? BO/2?,式中 ? 称为回磁比。当外加射频场作用于这个系统,并使射频场的频率等于 ? BO/2? 时,就出现核磁共振。以质子(氢核)为例,当BO = 1.41T时, 频率 ? 为60 MHz。磁矩进动模型如图1磁矩进动模型所示。
量子力学描述
核磁矩在磁场中的取向是量子化的,自旋量子数为I的核由于取向不同其能量有 2I+1个数值:Em=-m?BO/I ,式中 ? 为核磁矩,m为核的磁量子数,取值 -I,-I+1,…,I。同电磁波相互作用时共振跃迁的选择定则为 ?m=±1。当电磁波的频率为 ? ,且h?的值恰等于两相邻能级间的能量差?E = ?BO/I时,就产生能级间的共振跃迁。这个频率就是共振频率(对应于经典描述的拉莫尔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 与BO的关系为
2??=? BO (1)
式中 ? =2??/Ih即为核的回磁比。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一样有自旋现象,因而具有自旋角动量以及相应的自旋量子数。由于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故在自旋时会产生核磁矩。核磁矩和角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与角动量成正比,即
μ = γ p (2)
式中:γ为旋磁比(magnetogyricratio),rad·T?1·s?1,即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高三第一次班主任会议,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战高三,担当使命育栋梁.docx
-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ppt VIP
- 校园内施工安全教育课件.pptx VIP
- 某某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3年电动自行车换电站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 (王红)《遣戍伊犁日记》《叶柝纪程》录文.doc VIP
- 一种用硅藻土助滤剂废弃物制备纳米白炭黑的方法.pdf VIP
- 数字化转型之数据治理解决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