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孩子到了初二就特别难管?专家破解“初二现象”.doc

孩子到了初二就特别难管?专家破解“初二现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孩子到了初二就特别难管?专家破解“初二现象”

孩子到了初二就特别难管?专家破解“初二现象” 徐女士最近很焦虑,原本很听话的儿子读初二以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父母跟他说什么话,他都要顶撞回来,有时甚至干脆不搭理。学校老师也跟徐女士反映儿子成了个“暴脾气”,跟同学有一点小摩擦就大发雷霆。“吃饭的时候,我让他拿个东西,他不肯,最后竟然把筷子摔在我们面前!他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说起儿子的变化,徐女士是一脸的无奈和无助,“读小学和初一的时候很听我的话,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十,到了初二,经常和我顶嘴,我要他干什么事情,还要看他的心情,成绩也倒退了很多。”   徐女士家的情况不是个案,上了初二后,许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容易出现暴躁、焦虑的情况。初二是学生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心理上也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期,加上学习负担加重,容易给学生的情绪、性格造成影响,这是学界所说的“初二现象”。这些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全国六省一市的2万余个初中生家庭的调查显示,多数初二家长无论在亲子关系上还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应对子女的变化。   你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   “本来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难管起来,跟他交待事情得到的回应都是沉默,根本没法沟通,父子之间好像一下子陌生了起来。”张先生无奈地说,儿子原本是个乖小孩,到了初二却变得“油盐不进”,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步入初二后,有些学生开始反驳、顶撞老师、家长,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有些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18.5%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6.33%的家长感觉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小编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在中学阶段,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初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坎”,孩子的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该做出改变了哦。   你的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   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和同学朋友倾诉   小张是一名北京的初二学生,她在同级学生中是一位佼佼者,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和体育比赛。小学时的小张与父母无话不谈,也会主动给父母看自己的日记。进入青春期的小张觉得自己跟原来不一样了,当有了心事后,小张说:“首先当然是跟好朋友聊。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而且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   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据调查,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的数据明显高于初一。      初中生向家长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以下      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   孩子学校家里两个样,家长很苦恼   孩子不爱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十分苦恼。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有说有笑,可一回到家里就变了样,许多事情也不跟家长说,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想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就只能多方探听。”孙女士的儿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特别抗拒父母的关心,孙女士就采取了“特殊”的措施:“我经常查看孩子的日记和手机短信,我不认为这是侵犯孩子隐私,我是孩子的监护人,我有权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他们又不会跟我们说,我只能通过这种不怎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来了解。”   小编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切不可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家长可以尝试着不去唠叨孩子,在孩子不求助时静观其变,当孩子求助时适时引导;想了解孩子,一个不错的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等。   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   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学习   正在读初二的小刘介绍,自己的辅导书有老师推荐买的,有家长自行购买的,还有学校发的,“感觉有做不完的题,一点个人时间都没有!”小刘抱怨道。也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教辅书,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练习题,上个年度的教辅书“有的连看都没看就被当做垃圾卖掉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