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河流的综合开发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doc

3.2河流的综合开发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河流的综合开发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doc

3-2 HYPERLINK ../页眉页脚修改前文档/ \t _parent河流的综合开发 HYPERLINK ../页眉页脚修改前文档/ \t _parent——  HYPERLINK ../页眉页脚修改前文档/ \t _parent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完成1~3题。 1.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  )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带来的有利影响。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中部地区,属于密西西比河的一条二级支流,梯级开发会使河流的水流速度减慢,使河水的自净能力减弱,因此会加重环境污染。④错误,故排除。 2.TVA(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不包括(  ) A.火电 B.核电 C.风能发电 D.水电 答案:C 解析:TVA充分利用流域内丰富的水、煤炭等资源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形成了工业走廊。 3.为了提高水质,TV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 A.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D.污染防治 答案:A 解析:田纳西河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是防治污染,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水源防护林。 读我国黄河下游剖面图和长江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4~5题。 4.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  ) A.径流量大 B.河水含沙量大 C.同为地上河 D.剖面形状都为V型 5.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蓄水以调节洪水流量,减轻泥沙淤积 B.蓄水减少荆江河段的年过水总量 C.蓄水以利于加固荆江堤防 D.通过蓄水对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从黄河下游剖面图看出,河床高于两岸,是典型的地上河;从荆江河段可以看出,该河段十分曲折,且沿岸有堤防,水流不畅,也表现为地上河的特征。第5题,三峡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蓄水调节中下游的河流径流量,减轻泥沙淤积,从而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水压力。 读下图,回答6~7题。 6.乌江流域(  )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乌江从西南流向东北,因此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本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荔波旅游景点不属于乌江流域,属于西江流域。 7.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乌江流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会破坏景区环境。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结合下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航运业 D.发展水力发电 答案:C 解析:红水河沿岸地形崎岖,落差较大,不适合发展航运业。 9.近年来红水河流域人口向下游流动,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下游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 B.下游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劳动力 C.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导致大量人口外流 D.上游污染严重,人口不得不迁移 答案:B 解析:红水河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劳工。A、C、D三项不符合实际。 (2011·天津六校联考)读下表和图,完成10~12题。 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10年40.2%44.1%6.2%1.3%8.2% 10.1978~2010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11.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12.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高 B.成土母质含氮低 C.植被稀疏 D.地势起伏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