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三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三节

3.1 美的本质 3.2 艺术与美的关系 3.3 艺术的审美本质 3.4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地位; 西方关于美的本质探讨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 和谐之美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审美阶梯说 康德:德国哲学家 审美四契机; 我国审美观的演变和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羊人为美——社会意义。 羊大为美——感官享受。 “美”“善”同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形色色对美的认识:; 自然美 致用:原始人衡量美丑的标准 比德: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 畅神: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色彩美、声响美、动态美 象征性、不确定性;色彩美:西湖组图;声响美:海浪的声音;动态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美的象征性:岁寒三友;自然美的不确定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欣赏自然美的三个层次 “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 。; 李泽厚的三种审美境界 悦耳悦目—感官愉快,感知能力; 悦心悦意—心灵愉悦,情感; 悦志悦神—超道德的人生境界,天人合一。 王国维的人生境界与审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黑格尔的自然与人的两种契合 第一种契合即人和宇宙生命的契合。 第二种契合是自然现象和人的情调的契合。 其他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 “自然的人化” 美是人与其对象世界的相融为一 审美境界; 现实美:就是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 自然美:自然界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人的美:既有自然美也有社会美的一方面。包括人的容貌美和形体美,也包括人的精神性格美以及通过人与人的互相关联表现出的社会关系的美,是中外艺术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认识和反映的主要对象。; 艺术美 就是艺术作品的美,是创作主体的审???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是物态化的审美对象。 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还可以创造艺术美,并且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的原本不美的或者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艺术作品 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美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 一些丑的现实也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和根源。 “化丑为美”的代表作:  罗丹《欧米哀尔》;《拉奥孔》 是希腊化时期雕塑名作。据考,系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1506年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艺术是审美的对象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审美性: 指艺术形象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特质。; 审美关系:;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首先,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另外,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的需要。 人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类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界。;*; 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现实生活——艺术家(审美主体)—— 艺术作品(审美客体)——观赏者(审美主体)——美感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现实生活的美是艺术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根源;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美的本质应是和美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 具体说,任何事物,凡是以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那么它就是美的。 美感就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的人的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毕加索 蓝色时期 西班牙 忧伤主义;毕加索 1906年, 经济已好转, 生活比前愉快, 画作用色变为 轻快的粉红。;毕加索 1906年 非洲时期;毕加索 1914年 综合立体主义;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凝聚了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达; 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优劣;*;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艺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反映和认识社会生活,并以审美的手段生产产品、创造精神成果。 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