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荀子对孟子的批判看荀子的学术批判动机
从荀子对孟子的批判看荀子的学术批判动机
中文系甲班张晓云
指导老师:师飙
摘要:战国末期,群雄混战,政治黑暗;言论界新论丛生,辩议滋多,惑乱天下,儒家思想倍受挑战。荀子有感于此,五十岁始游学齐国,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荀子聚徒讲学,著书立说,意图以新的诠释为儒家思想寻找出路,匡救乱世,为达到天下的正理平治作理论探讨。为此,荀子不仅从外部对诸子学说进行学术批判,而且在儒学思想内部也动起手术,批判鄙儒,并将主要矛头指向思孟派的五行说以及孟子的性善论。因为孟子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名声与影响最大的儒家宗师,孟学与荀学经常被后学列为儒学内部的两个最重要的分支,本文主要着眼于荀子对孟子的批判,通过对荀子在《解蔽》、《性恶》、《非十二子》中对孟子的批判的分析,从而理清作为孔子以后儒家两大宗师孟子与荀子的分歧,以及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学界泰斗所作的学术批判的动机。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Xunzi’s criticism on the thoughts of Mencius. Through the analyse, the paper deems that Xunzi and Mencius are identical in value standpoint and where their bifurcation lies in is just the roads to the virtue. We can find that Xunzi’s motivation of academic criticism is to withstand the Fajita’s theories and maintain the mainstream status of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Xunzi’s opinion, only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the right guide for the country, and he insist that the core valu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liyi. Mencius thought himself as the real disciple and continuator of Confucius. But Xunzi thought that Mencius was just a disciple but not a good continuator because he didn’t understand well the real meaning of Confucian thoughts. Mencius’ theories were not strong enough to maintain the mainstream status of Confucian thoughts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Confucian virtues. Thus Xunzi took on the important task himself.
关键词:荀子 孟子 理论分歧 学术批判 动机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五十岁始游齐国,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后来在楚国任兰陵令,去职后留在兰陵著书,直至去世。有《荀子》一书凡32篇存世,其中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还有一些为其门人弟子记录他的言论的篇章。全书从个人如何成就德业到社会秩序如何回归稳定都有着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荀子一套完整的学说。在全书32篇中,有《正论》、《正名》、《非十二子》、《性恶》、《解蔽》等篇专门致力于学术、思想批判的。而涉及到儒家内部批判的主要在《解蔽》、《性恶》与《非十二子》三篇。下面将分别从这三篇文章出发,详细分析荀子对孟子的批判,厘清孟荀的理论分歧,探求荀子学术批判的动机。
一、《解蔽》
《解蔽》讨论的是如何解除蒙蔽,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问题。荀子指出人们在认识上往往 “私其所积”“倚其所私”,即只偏爱自己掌握的知识,只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作为依据,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即“蔽于一曲”。文章列出了夏桀、殷纣,唐鞅、奚齐,墨翟、宋钘、慎到等作为人君、人臣、宾孟(战国时称往来于各诸侯国之间的游说之士为宾孟)受蒙蔽的情况及其产生的恶果,证明解除蒙蔽的必要。关于解蔽的方法,荀子提出,最关键的是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谓之“衡”,“衡”就是“道”,而掌握道关键是用“心”,用心要“虚一而静”。这就是《解蔽》的论证逻辑。荀子列举受蒙蔽而造成恶果的人而加以批判之后,即把孔子作为“仁知且不蔽”的正面形象提出来,以作反衬。荀子没有把孟子置于受蒙蔽而造成恶果的系列人物当中加以批判,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THKA多回路智能工业调节器.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NDS世界树迷宫流程攻略及基础知识.pdf VIP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120万ta洗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VIP
- 苏州石刻《天文图》文字.pdf
- 中国气悬浮离心压缩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米家米家智能蒸发式冷风扇使用说明书.pdf
- 薄层砌筑和薄层抹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