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门行教案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汉乐府;理解诗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汉乐府成就。语言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多媒体辅助。 模拟情景剧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一、乐府民歌介绍 “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汉惠帝时有“乐府令”。到汉武帝时,随着封建帝国的日益隆盛,便被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乐府”的具体任务是:搜集歌辞,制定乐谱,训练乐工。“乐府”除由文人制定“雅乐”外,还大规模地采集民间歌辞,以供统治者了解民间动向和歌舞宴乐的需要。这些“雅乐”和民间歌辞,魏晋南北朝时被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便由原来的官署名称一变而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诗体了。汉代“乐府”中的“雅乐”是僵死的庙堂文学,无大价值。代表汉代诗歌最高成就的是“乐府”中的民歌部分。它出自汉代下层人民之口,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直接道出了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悲愤和反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社会,特别是东汉社会的尖锐而复杂的矛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形象鲜明,富有劳动人民的粗犷气息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她既是两汉优秀文学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宝库,是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颗明珠,对当时及以后文人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诗诗集》是收罗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共分十二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现存的汉乐府诗绝大部分是东汉时的作品。 二、汉乐府的成就 1.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1)创作动机、对象 两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2)思想内容 A.苦与乐的深刻揭示。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中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都得到充分的反映。其中,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表现了平民百姓的疾苦,而同属相和歌辞的《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则以富贵之家作为表现对象。这种安排的客观效果是领略到人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两极世界。 B.爱与恨的坦率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代表作品有《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羽林郎》等等。 C.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表现。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前代作品有更深的开掘。《薤露行》、《蒿里行》、《战城南》等描写了死亡的凄惨悲哀和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同时,两汉乐府诗又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日出入》、《艳歌》、《长歌行》、《董逃行》、《炼时日》、《华烨烨》、《上陵》等俱是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表达作者企求长生、沟通天人的理想。 2.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1)生活镜头的选取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有诗意的镜头,并及时摄入画面。同时,他们在选择常见的生活情节时也别具慧眼,对于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 (2)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两汉乐府叙事诗多数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不限于只撷取一、二个生活片断,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便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3)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两汉乐府叙事诗在刻画人物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诗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个性化的对话,注意细节描写,善于利用环境或景物作衬托。 (4)叙事详略得当 两汉乐府叙事诗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大体遵循了三个原则:第一,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第二,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第三,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5)寓言诗的创作 两汉乐府诗中有多首寓言诗,它们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1)楚声与三言、七言体 汉代楚声的流行,对三言和七言诗句的大量出现起了催化作用。汉初统治者推崇楚声,而楚地诗歌的代表样式是《离骚》体,通常每句六言或七言,这种诗体稍加改造就成了三言或七言的句子。用楚声唱骚体诗,合乎楚人的情趣,因此,汉代乐府用楚声演唱的歌辞,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三言句和七言句。 (3)从四言到五言 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谣也对汉乐府诗体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汉乐府广泛搜集各种歌谣,其中必有相当比重的五言诗。这些五言歌谣又引起文人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自模仿拟作,由此便产生了东汉的文人五言诗。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三、诗歌讲析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