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化性溃疡cy
消化性溃疡 陈 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 并发症 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 方 案 组 成 用 法 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或三种抗生素 PPI标准剂量 克拉霉素500mg 阿莫西林1000mg 每日2次×1周 PPI标准剂量 阿莫西林1000mg 甲硝唑400mg 每日2次×1周 PPI标准剂量 克拉霉素250mg 甲硝唑400mg 每日2次×1周 说明:上述方案中甲硝唑可用替硝唑500mg代替,或用耐药率较低的呋喃唑酮100mg代替 根除HP方案 抗菌治疗前 抗菌治疗后 制酸能提高抗菌效果 制酸就能止痛 制酸就能止血 胃酸对粘膜的刺激 胃痉挛 痛阈降低 腹痛的原因 胃酸直接作用 强效抑酸是Hp根除率高的保证 制酸能提高抗菌效果 1 2 3 4 5 稳定 不稳定 24 小时平均pH 第1天 第7天 克拉霉素 PPI pH3.0 不同pH下血小板的聚集率 0 13 24 77 0 20 40 60 80 100 7.3 6.8 6.1 5.9 血小板聚集率(%) Green FW, et al, 1978 制酸就能止血 pH与人胃蛋白酶活性 pH 1~4之间 有两个最适pH, 可溶解纤维蛋白血栓 pH= 4时 活性明显降低 pH 6时 活性完全丧失 Adapted from Berstad 1970 0 20 40 60 80 100 胃蛋白酶最大活性% 1 2 3 4 胃液 pH 制酸就是止血 临床上常用的制酸剂 耐信 2000上市 临床上常用的制酸剂 替普瑞酮(施维舒胶囊) 瑞巴派特(膜固思达) 铝碳酸镁(达喜) 麦滋林-S颗粒 硫糖铝 保护胃粘膜 阻断HP对粘膜屏障的损伤 阻断非甾类消炎药对胃粘膜损伤 阻断酒精相关性胃病 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溃疡复发的预防 去除诱因: 重点对象: 维持治疗: 显著降低溃疡的年复发率;多用H2受体拮抗剂 方案:标准剂量半量睡前顿服 * * Peptic Ulcer 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慢性粘膜缺损(深度超过粘膜肌层)。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和含有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其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占98%。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胃液的形成与调控 正常人空腹24小时胃液分泌量 早在1823年英国William Prout就发现胃有主动分泌盐酸的功能。这是最早证实的 “胃酸”。 1.5-2.5L/24h 400ml/夜间12h 胃酸的发现 是消化生理和病理学最重要的事件 胃体 胃窦 胃底 贲门 胃窦幽门腺区(20%) 胃泌素细胞、粘液细胞和 内分泌细胞 贲门区(5%) 粘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胃小凹 壁细胞 颈黏液细胞 主细胞 黏膜肌 泌酸区(75%) 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肠嗜铬细胞 胃酸在哪儿产生? HCI 胃内pH:0.9-1.5 胃酸在消化中的重要作用 胃酸为什么不消化自身? 胃粘膜的保护屏障 1855年法国实验生理学家Bernard提出:“胃壁包绕胃酸,就象瓷器一样耐腐蚀!” 壁细胞 颈粘液细胞 主细胞 粘液凝胶层 可溶性粘液层 表层粘液细胞 一线防御: 粘膜表面粘液 二线防御: 粘膜上皮层 三线防御: 粘膜微循环 四线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五线防御: 黏膜自身修复机能 胃粘膜保护的五个防御层次 1996年Wallace全面阐述胃粘膜保护机制:“结合解剖和功能,将胃粘膜的防御修复分为五个层次” 胃酸与粘膜保护屏障失衡的结果 胃酸分泌过多 粘膜屏障破坏 胃酸引起粘膜损伤机制 发病 1910年Shwartz首先提出 “无酸,无溃疡” No acid,No ulcer Acid is everything! 对“酸”认识的飞跃 中和胃酸 抑制胃酸分泌 酸损伤的组织学证据: “浅表性胃炎“ 组织学上近胃酸的粘膜面炎症更重 “无Hp,无溃疡” 消化性溃疡观念上的二次飞跃 Warren Marshall 获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HP is everything! HP是引起屏障损伤的根源 (“屋顶漏”) 幽门螺杆菌 胃酸的增多 粘膜屏障的损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酸和胃蛋白酶 遗传因素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应激和心理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食 表浅,愈合后粘膜正常 深,愈合后有疤痕形成 糜烂 溃疡 糜烂 or 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 临床表现 上 腹 痛 节律性 ? 球 溃:疼痛?进食?舒适 餐后痛 餐前痛 周期性 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慢性 上腹痛的特点 ? 胃溃疡:进食?疼痛?舒适 反酸、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