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纸媒转型的畅想
对纸媒转型的畅想
南方都市报 吴珊
张力奋老师来给我们讲座那天的晚上,同学们回来后在微群里有了第一次真正的业务对话。
对于纸媒转型等问题讨论得比较深入。恰好那段时间我看到的业内人士写的这类文章比较
多,开始对传统媒体的转型问题有了更深的触感和认识。借写读书笔记的机会,就整理一下
思路了。
我们的讨论从传统媒体如何完成数字化转型及建立收费墙开始。从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等的
转型来看,西方主流媒体已经大多在这几年的变革中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如金融时报明年要
将主营业务转向网络新闻,报纸变成副产品。纽约时报也在近几年裁减了大量编辑部员工,
向数字化媒体迈进。其中要解决的一个技术性障碍就是如何完成新闻在网媒的线上收费。对
于这些西方媒体来说,转型的难度并不大,比如金融时报原来就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和一套完
备的数字化收费墙。纽约时报也通过雅虎跳转到纽时自营网站、利润分成的方式,建立了付
费的网络阅读的习惯。
而中国媒体要完成数字化转型,和建立收费墙都面临重重困难。从最具代表性的南方报业传
媒集团和浙江报业传媒集团来看,就分别代表了两种模式。南方报业这几年已完成了全媒体
产业集群的战略转轨,说穿了就是南都网、视觉等多媒体中心全面上线,在新媒体上烧钱试
图杀出一条血路。但中国传媒业的初级形态决定了其不可能有太高的产品研发能力,门户网
站在中国的畸形生态又限制了各家传统纸媒拓展网媒业务的可能性。所以网媒和视频多媒体
的试水在各家传统纸媒那里都像是垂死前无力的挣扎。这从南都网操作的混乱无序和经营的
惨淡,及视觉中心今年以来的大裁员和转型去拍广告就可以看出来。这种全媒体模式目前看
来勃起乏力。
而浙报集团的转型则在报业内部引入了互联网基因,甚至将自己定义为互联网企业,在其线
上业务中开始试水 P2P 的游戏等娱乐业务,更真刀实枪地跟门户网站抢饭碗。
但在从纸媒向数字化线上业务的转型中,??何建立新的收费分销机制,保护新闻版权,改变
过去门户网站免费和低价使用纸媒的新闻产品的业态,目前还是困难重重。而在这个过程中,
已有一些传统媒体人开始尝试自媒体,新媒体工具大大降低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门槛,它改
变的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的业态,更是内容生产上的革命。
我们这些传统纸媒的调查记者就体会甚深。过去的大众媒体时代,我们的调查报道常常可以
一篇两个版面 8000 多字,发表之后的轰动效应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职业荣誉感。而新媒体崛
起之后,我们的报道越写越短,报纸的版面也开始减版减字数,一篇报道的标准形态已经变
成了一个版面 3000 多字,还要同期制作微博和微信传播的电子文档。
我和冯禹丁探讨时的一个共识是网络化时代,信息越趋于碎片化,深度调查报道的价值越凸
显。但我认为这种调查报道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一种内容变革之后才能凸显出来。这甚至体现
在对新闻业核心观念和操作方式的反思上。比如郭美美事件所透视出来的传统调查报道的失
范,新闻的内核是空洞无物的,事件的发酵像雪球滚动一样,燃料由网友自发的挖掘向前推
进,配合纸媒调查记者的佐证和报道,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的真相已经被解构,或者说是由
网络民意所建构出来的“真相”,替代了那个所谓实体上的“真相”的价值。所谓“媒介即
信息”的进一步延伸。这在《赫芬顿邮报》获普利策奖的报道《雪崩》,和《纽约时报》编
辑部裁员,再引进社交媒体红人做内容编辑也可以得到印证。社交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纸
媒面对读者的方式,一个日渐清晰的可以数字化跟踪和反馈的用户系统,将极大地改变传统
纸媒的广告、发行到内容生产、传播的整个业态。
而这种转型中,中国媒体的党管和党媒属性也在构成新的成本变量。传媒业的投融资渠道限
制,内容生产分销上的政治管制,都在影响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幅度和方式。它让该
淘汰的可能不那么容易淘汰,可以进化的却不那么容易转型。
而在这场传统纸媒如何自救的大讨论中,也有些地方报纸甚至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透露出
从传统传媒业转向投资地产等实业的消息。南方都市报今年也透出消息,报社今年在其他产
业上的投资收益,已经将报业的亏损填平。我在想,这是否对新闻伦理是个挑战?如果报社
可以无节制地投资其他产业,那么其作为新闻纸的公信力,和其作为媒体的独立性、公共性
将如何体现?如何调解这其中商业属性和公营机构属性的冲突?
讨论和阅读、思考还遗留了很多问题,我想留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再寻找答案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