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7).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7)

教育心理学;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一阶段 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意义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二、研究方法;第二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的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 ;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身体发展 的规律;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印 刻 反 应;(二)关键期;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启示;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1929-1967)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他还是多家心理学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他曾经被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多种学科奖。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西方心理学家。 他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他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研究途径,为西方心理学发展和教育改革有重要影响。; 智力的本质; 认知失衡即儿童已有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它会促使儿童进行心理调适,借以解决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失衡状态,以重新恢复认知平衡。 认知平衡即已有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产生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 一是儿童满足于现有的认知图式,处于暂时的平衡阶段; 二是儿童意识到已有的认知图式存在不足,因此产生不满足感,平衡状态于是被打破,处于不平衡阶段; 三是儿童克服??有认知图式的不足,发展起一种更有效也更成熟的新的认知图式,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因此,儿童的认知就是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循环的过程,平衡调节的机制促进更复杂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发展,即促进智力的发展。;认知结构及其获得;三种认知结构的图式;儿童是如何建构他们的认知图式?;皮亚杰理论中的关键概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的主要特征 ;;;2)前运算阶段(2~6岁、7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的主要特征;(三)思维的不可逆性:可逆性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例如,把两杯同量的水当着儿童的面倒入一个瓶身较窄的容器,然后询问儿童两个容器的水是否相等。此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认为不相等。皮亚杰认为,由于缺乏可逆性,这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形成“守恒”的概念。 (四)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儿童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此,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他也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遇到同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宣称事实是错误的。;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2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主要特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2岁~14岁、15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主要特征;对各阶段的总结、归纳;;从逻辑地解决具体问题向逻辑地解决各类问题发展;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维果斯基;维果斯基对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 ;最近发展区;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2) 埃里克森个体心理发展八阶段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二)智力的差异;(二)智力的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三)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二)性格的差异;2、性格的类型差异;(三)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