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教程
古代诗歌阅读;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他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01、比兴:渲染或引起下文
02、比喻:形象具体
03、比拟:生动形象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7、夸张:浪漫、突出、增强感染力
08、借代:简练含蓄
0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1、反复:强调突出;古代诗歌的修辞方法分析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表现手法;抒情:;直接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
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
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 联想与想象; 象征与用典; 用典,也就是使用典故,可以用极俭省的文字表达复杂而深厚的感情,收到字少意丰、情思隽永、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比:《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 ),齿如瓠(hù)犀”
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 描写的相关手法;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渲染与烘托; 《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严妆”的描写,作者不吝笔墨,由足至头、至腰、至指、至口、至步态精雕细绘,表现了刘兰芝被遣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了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这是对刘兰芝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礼教的谴责。这就是渲染的艺术效果。; 烘托也就是烘云托月,属于侧面描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例如:《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和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动静与虚实; 虚实相生——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它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它的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结构技巧;提问方式;解答思维指导:;演练体悟;参考答案;【2011福建卷】
2.阅读下面的这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效沟通(上)课程讲义.docx
-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题组训练四水1(含解析)教程.doc
- 高校人力资源利用和开发.ppt
- 高校运作管理.ppt
- 高度重视基础,利用课程资源,完胜学考与高考---例谈考试备考策略(罗江久).ppt
- 高校学生奖助学金申请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ppt
- 驾驶员十大不安全行为培训课件.ppt
- 餐饮管理课程课件.ppt
- 2017高考如何读懂诗歌ppt(专题复习)教程.ppt
- 高管超级沟通技巧.docx
- 【上交所-2025研报】西藏旅游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安井食品 2025中期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德基科技控股 中期报告2025.pdf
- 【KPMG China-2025研报】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pdf
- 【上交所-2025研报】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上交所-2025研报】宁波精达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乐舱物流 2025年中期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绿色动力环保 2025 中期报告.pdf
- 【上交所-2025研报】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上交所-2025研报】科力远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