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__清代绘画.pptVIP

07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__清代绘画.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__清代绘画

中国美术史;第十一章 清代绘画;1、清初绘画,文人画创作仍占有压倒趋势,以山水花鸟题材为多,其中创作形式为两派:一派为正统的文人画承董其昌之余绪者四王及吴、恽 。另一派为另辟新径的四僧及安徽江苏等地的画家为代表。 2、清中期绘画,主要画水墨兰竹松石及花卉,其作品内容、风格及艺术趣味等方面与正统画家有明显不同,创作受石涛等人影响,并为商品经济浸润,以“扬州八怪”为代表。 3、清末绘画主要表现在人物画及花卉方面,代表有海派先驱之赵之谦、“三任”和吴昌硕于“岭南派”先驱居廉、居巢。;第一节 清初绘画;2、四王之中包括两代人。 1)、董其昌的朋友王时敏与王鉴。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王鉴(1598—1677)字园照,号湘碧,与王时敏同籍贯。两人同为明代文人名宦之后,在明为官,入清隐居不仕,虽属遗民,??无意在作品中表达遗民意识,而且也不反对后辈与学生供事新朝。 2)第二代人已非遗民,王时敏之孙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入仕清廷,位至户部侍郎,并在宫廷鉴定古画,还担任《佩文斋书画谱》编纂官和《万寿圣典》总裁官。王鉴学生王翬(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中人,江苏常熟人。初为职业画家,为前二王发现,声誉渐高,又被荐入宫,为康熙主绘《南巡图》,颇获称誉。;3、四王派中又分两种: 1)、王时敏祖孙更重笔墨风格,追踪黄公望;王原祁面貌更强烈,笔墨意味更加精细,取得了“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追随者称娄东派。如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仙山楼阁图》等,王原祁《仿大痴山水》、《仿王蒙夏日山居图》、《仿高克恭云山图轴》等。 2)、王鉴,王翚亦从临摹入手,但路子较宽,也尚不忽视丘壑形象的创造。王翚出身于仿古为生的职业画师,善于囊括古来各家各派传统,并不限于董其昌划定的南宗,也能观察自然,作品功力深厚,面貌多样,追随者称虞山派。如王鉴《仿陈惟允山水图轴》、《长松仙馆》等,王翚《水阁幽人图》、《桃花渔艇》。;4、仿古画风弥漫一时,继“四王”后出现的“小四王”(王显,王愫,王玖,王宸,)及后四王(王二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 5、与四王并称为“清初六家”的吴历与恽寿平在艺术风格上与四王相异。 1)、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与王翬同乡,同师王时敏,他的艺术亦宗元人上追北宋,兼法唐寅,不太受前人成法局限,笔墨表现富有变化,作品丘壑多姿,笔墨苍浑,风格醇厚。如《寿许青屿山水图轴》、《云白山青》。 2)、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改字正叔,号南田,江苏常州人。与王翚为画友。始擅山水,师法元人,作品空灵清旷,后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以宋法运元格,以极似求不似,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于绚烂中求平淡,表现了理想美的境界。因受文人仕大夫所喜爱,导致“家家南田而户户正叔”,形成“常州派”。如《墨牡丹》、《牡丹》、《花卉册》等。;二、“四僧” 1、“四僧”是指: 1)、八大(1626---1705)谱名朱统 ,名耸,号雪个,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 2)、石涛(1641—1707)原名朱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广西全州人。 3)、髡残(1612---1673),俗姓刘,又好石谿,电住道人等,湖南醴陵人。 4)、弘仁(1610---1663)原名江韬,字六奇,僧后号渐江,安徽歙县人。;2、“四僧”共有的艺术特色。 1)、这些“金枝玉叶老遗民”起伏跌宕的身世,使他们的内心无法平静,反映在画中,或抒发身世之感,寄托亡国之痛,或表现不为命运屈服的旺盛生命力。 2)、继承的传统仍属于文人画,但不限于所谓南宗,受徐渭强烈抒发个性的艺术影响尤大。 3)、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 4),分别以激情洋溢或深情凝蓄的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来自客观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3、“四僧”的山水画 1)、八大的山水画原学董其昌,但亡国后与董其昌大异其趣。他以山水寄恨,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 2)、弘仁取法倪瓒,笔墨简洁洗练,意境荒僻幽寂,丘壑严整奇倔,林木富于真实感。《疏泉洗研图》、《雨余柳色图轴》、《天都峰图》。 3)、石涛山水不宗一家,看似无法而实际上变古法为我法,想象力丰富,景色郁勃新奇,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肆潇洒,意境生气奕奕,充满了昂扬的激情。他在《苦瓜和尚话语录》中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和“借古以开今”,影响深远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