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docVIP

山西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doc

PAGE  PAGE 11 山西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摘 要:为探明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低效率的缘由,文章基于山西省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山西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并进一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1―2008年期间,山西省制造业总体及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增长趋势,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甚至会“拖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关键词:山西省 全要素生产率(TFP) DEA-Malm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87-03   引言   制造业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西省转型跨越步伐加快,全省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并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产业。然而,山西省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伴随着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低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2}。如何在保持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提高制造业的TFP,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山西省制造业的发展的目标要求。因此,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通过测算并分析山西省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TFP增长及其分解情况,探索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TFP之间的作用关系,旨在为山西省制造业的均衡、协调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及实践策略。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Solow{3}在发表的《技术进步和总量生产函数》一文中,将技术进步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并将技术进步率定义为将人均产出增长除去资本集约化程度增长后未被解释的属于技术进步的部分,该未被解释的部分被称为索洛余值。上世纪70年代前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所用的传统生产函数法假定生产技术是充分有效的,并将产出增长率扣除要素增长率之后的余额,即全要素增长率,当作技术进步的结果。70年代,Aigner, Lovell, Schmidt{4}以及Meeusen, van den Broec{5}分别提出假定存在技术无效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后逐渐得到发展并得到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1978年,著名学者Charnes等{6}提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80年代,Caves,Christensen{7}等学者将Malmquist的思想用于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用于测算生产力增长的CCD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生产力增长的测算方法。此后,随着数据包络方法的普及,其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展,同时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外学者一般主要从行业的角度研究制造业生产效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Leung{8}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新加坡制造业生产效率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Renuka and Kalirajan {9}探讨了Leung分析和解释方法的局限之处,并指出随机前沿函数法是研究TFP增长率的替代方法。Bloch Tang {10}比较了技术进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接着用一个内生模型估算了新加坡制造业的技术变化率。Mullen {11}通过分析1919―1991年间美国制造业技术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估算了行业特定参数,并确定产出和成本函数中时间序列变化的效应。Ramanathan{12}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了1992―1996年中东和北非17个国家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   目前,国内有关制造业TFP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视角:从省级层面出发,王群伟等{13}测度了1996-2007年我国28个省市的Malmquist指数并对TFP的区域差异性、收敛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宫俊涛、孙林岩等(2008){14}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87至2005年中国28个省市区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各省TFP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发现该时间内,各省的制造业TF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变化则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从行业层面出发,何枫,原鹏飞等(2006){15}采用SFA方法测度了1978至2003年间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研究发现虽然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在逐渐上升,但受限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总的效率水平并不高。李丹和胡小娟(2008){16}在其研究中发现内资企业中劳动密集型和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相对效率较高,而外资企业中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相对效率较高。从企业角度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