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情况梳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情况梳理.doc

PAGE  PAGE 4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情况梳理   摘要:明中后期繁荣的文学活动和频繁的思想革新给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发生变化的同时,更多的是自身体系的嬗变或是社会环境的左右?文中以考据的视角来分析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对传统的理解体会,并且区分“传统”的时空跨度。   关键词:明代;山水画;继承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特殊。这一时期一方面是统治的极端腐朽、没落,特务政治、党锢严酷,民族矛盾、阶级压迫,暴露了封建社会最后阶段的黑暗。但同时商品经济的活跃,人文思潮的崛起又预示着新的社会形态即将开始。正是这种剧烈的情感与思想的尖锐冲突的火花点燃了精神的烈焰。艺术的火光,犹如在封建社会腐坏、朽烂的枯木败叶中冒出的生气勃勃的新绿一样,正是这些微小的嫩芽带着内在强大的生命力,注定成为近现代艺术的前驱。丹纳曾说过:“自然界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1]   明代山水画的发达与强盛,正在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明清时期那些无法否认其伟大的巨匠及其艺术,注定了在这黑暗的社会环境中,在这腐朽而肥沃的土壤中诞生。事实上,真正把“我”响亮鲜明地提出来便是明中期以后美术现象。   明末,唐志契把“我”之性情用来阐述山水理论,认为“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2]明中晚时期的山水画家的这种自我意识落实到绘画创作上,就表现为以主观融合客观,以情感再创意象这种主观表现意味特别浓厚的创作方法上。   而列宁说,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味着“个人感”的提高。时代的进步与人的独立解放是分不开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着历史的发展、艺术的进步,标志着近代人文、人本主义的崛起。而人文思潮、人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早期文化特征,已成为分崩离析的中国封建文化开始步入近代文化的无可辩驳的标志。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以情感表现为本质特征的浪漫主义思潮,其情感表现深入与拓展,始于明代中晚期,成于清,在自我表现的思潮中得到新的升华,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更高阶段的发展。被封建社会压抑了两千余年的人的自主性、创造性最终在自我表现的精神中获得自由与完满,人开始向真正意义的‘人’复归。   就绘画史而论,从原初状态的绘画进入发达时期后,画像砖、石兴而衰,则有佛教壁画兴,壁画衰则有政教伦理功能的人物画(卷轴画)兴,人物衰而有山水花鸟的崛起。就山水花鸟论,细密工致、色彩艳丽的风格兴而衰,则有水墨淡彩的写意风起;就写意而论,较为工整的小写意衰而有阔笔淋漓的水墨大写意起;就大写意而论,纯粹水墨之作兴而衰,又有彩墨并避乃至 泼?p泼彩出现。就表现内涵而言,由图腾崇拜而至鬼神祖宗崇拜,继而是教化人伦,玄言禅意,从浓重的道释情感过渡到自我表现,又加入人文思潮的民主意味和经世致用的入世观念;就形式表现而论,由神秘的符号象征到忠于现实的真实刻划,进而是强调内在精神的不似的追求,最后过渡到笔墨自身的情绪表现;以风格论,由秦砖汉石的古拙浑朴、至院体风格的精致谨细,至文人山水的恬淡天真,再到明清时尚的雄、丑、怪、奇……彩陶艺术、青铜艺术有它作为人类童年期的难以企及的美。敦煌壁画亦有其撼人心魄的永恒的魄力,而那在人文思潮的熏陶下已带有近代意味各种特征的明代文人绘画,不是具有同样的难以比拟的性质和特点吗?[3]   谈到明代山水画艺术的繁荣的缘由,自然应该包括明代博大精深,前无古人的画史、画论研究。明代政治黑暗但学术极其辉煌灿烂,以文学为例,题材和体裁均达到了一个高峰,戏剧和音乐均有独特建树,   当明清艺术被说成一塌糊涂的时候,当近几十年来人们的思维习惯往往被浓缩成几条干瘪的形而上学的原则而同时又喜欢从这些条条出发去强奸史实的时候,随着明清绘画衰落论之起,明清画论也同时遭到了否定,被说成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古人而无自已的价值。[4]然而,明清画论却不论在质或量上都远远地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代。其实,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就十分说明问题:即尽管明清美术理论成就之总体被人们否定,但我们现在凡涉及古代美术理论成就之论文、专著(宏观的、综合的)所引之论,十之七、八又为明清所有,且时常地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之精粹称代表。就是选编的种种画论选,明清部分也无可争议地占有绝对优势。这绝不是因历史远近所决定的,更为重要的是时代所赋予的文艺影响和思想辨析。   从史、论研究之宏富和精深上,从现存史料来看,[5]明代也该独占鳌头。最著名者如明末董其昌与清初石涛。董其昌对文人画的有力提倡与理论总结,对山水演变规律探讨的南北宗论,对明末及有清一代创作影响之大,可以说超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