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同步练习(09人民版必修3).doc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同步练习(09人民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右图所示内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
C.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D.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
解析:由“斩竹漂塘”“透火焙干”等信息,可判断该图反映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生产情景,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德国学者利普斯认为,造纸术传入欧洲,“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了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D.有利于欧洲文化事业发展
解析:“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了道路”等信息,说明造纸术的传播有利于欧洲文化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下列与我国古代军事状况有关的重大历史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时期的是( )。
A.士兵用火药箭御敌 B.工匠们正赶制地雷
C.火炮手在紧张训练 D.火蒺藜已用于战争
解析:地雷是明代火器制作工匠创造的,不可能在宋代用于军事,故B项符合题意;火药箭、火炮、火蒺藜已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开始使用,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B
4.下图是我国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局部)。作为实物资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
A.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状况 B.植物纤维纸的最初应用
C.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 D.胶泥活字印刷术的特点
答案:A
5.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进一步发展 B.科举制的日趋完善
C.造纸术的重大突破 D.图书成为流通商品
解析:宋代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是“士大夫家”藏书“至逾十万卷”的前提条件,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基本内涵不符。
答案:A
6.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项科技发明( )。
A.最早约产生于隋唐时期
B.经由波斯传到西方国家
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
D.为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解析:由“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等信息,可判断该科技发明是活字印刷术,其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无关。
答案:B
7.右图所示的技术发明,其积极作用在于( )。
A.加速了造纸技术的改进
B.加快了纺纱捻线的速度
C.能够迅速测定地理方位
D.提高了印刷排版的效率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题干中的“技术发明”是元代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图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D
8.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科技一般优越于世界各处的科技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居于世界前列
B.古代中国禁绝任何外来科技
C.古代中国缺乏对科技的反思
D.中国古代科技并非世界领先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很少有中国人……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等信息,可说明古代中国缺乏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反思,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完成:
(1)从材料一、二看,司南至迟发明在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鲁迅的话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解析:第(1)问应依据材料中“取玉”“舟师”及“看风水”等关键词入手思考;第(2)问的关键是明确马克思所谈的是“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的影响,进而从“三大发明”对世界发展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归纳;第(3)问需要结合鲁迅所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课件(人民版选修一).ppt
- 1.2汉代儒学同步测试人民版必修3(含解析).doc
- 1.2汉代儒学导学案(09人民版必修3).doc
- 1.2汉代儒学易错题集锦(人民版必修三).doc
- 1.2汉代儒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
- 1.2汉代儒学课件(09人民版必修3).ppt
- 1.2汉代儒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
- 1.2汉代儒学课件(人民版必修三).ppt
- 1.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人民版选修四).doc
- 1.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导学案(09人民版必修3).doc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易错题集锦(人民版必修三).doc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每课一练1(人民版必修三).doc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每课一练2(人民版必修三).doc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3).doc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三).doc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09人民版必修3).ppt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09版人民版必修3).ppt
-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练习(人民版必修3).doc
- 2.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导学案(09人民版必修2).doc
最近下载
- Y Y-T 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pdf VIP
- 中职语文《江姐》(节选) 知识清单.docx VIP
- 绝望的主妇经典台词1-8季中英对照.pdf VIP
- 华力液压模块车(SPMT)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贴(彩虹版).pdf VIP
- GZ055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赛题15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赛题 .pdf VIP
- 12小学体育二年级课程纲要.doc VIP
- 粘胶型石膏绷带产品技术要求2023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东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