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分离技术基本知识选编
近期学习总结;主要内容;按膜过程
推动力分类;;过滤精度;按膜结构分类;膜分离过程及其分离原理;2、高分子膜的制备;2.2 非对称膜的制备(整体非对称膜和复合膜)
2.2.1 整体非对称膜一般常用相转化法制备
将预先混合均匀的聚合物溶液经过诱导(浸入非溶剂凝胶浴,暴露于非溶剂气体中,改变温度等)产生相分离,聚合物中的溶剂核环境中中非溶剂相互扩散引起聚合物凝胶固化,富含聚合物的相形成多孔基体,而含聚合物较少的相则导致孔的生成。
按照非溶剂的状态可以分为:
1)溶剂蒸发凝胶法:;2)吸入蒸发凝胶法
;3)控制蒸发凝胶法
;4)浸渍沉淀法(L-S法);5)热致相分离法(TIPs法)
;2.2.2 相转化法制膜工艺流程
相转化法式目前采用最多的制膜方法之一,其中大部分工业化的相转化法制膜工艺为浸渍凝胶法(L-S法)。
1)L-S法制平板膜工艺流程
;2)L-S法制中空纤维膜工艺流程;3)L-S法制备管式膜工艺流程;2.2.3 复合膜的制备
复合膜是以微孔膜或超滤膜作为基膜,在其表面复合一厚度仅为0.1-0.25μm的致密均质膜作为分离皮层,使得膜选择性有较大的增加,而渗透通量不至于下降很多。复合膜的基膜可通过相转化等方法制备。皮层可通过层压法、动力成膜、浸涂、喷涂旋转涂覆、界面聚合原位聚合、等离子聚合、接枝、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水热成膜法等形成。
界面聚合: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是利用两种反应活性很高的单体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多孔支撑体上形成一很薄的致密层。;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的示意图;2.3 膜组件的选择;注: 代表很合适; 代表合适; 代表不合适;基本性质:孔隙率高,35%~90%,一般高达107~1011个/cm2,孔径大,一般为0.1~10μm,被截留范围0.03~15μm及以上,孔径呈正态分布,能够实现对特定粒径物质的正对性过滤,对有效成分吸附小,料液中的有效成分损失小,过滤差小。
制备方法:相转化法;烧结法;双向拉伸法;溶出法。
微滤过程的两种操作方式:;;高分子微滤膜材料:
主要有:纤维素类,聚砜类,聚酰胺类,聚烯烃,聚酯类,含氟类等。已用于微孔膜的高分子材料有纤维素、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等。;
;微滤过程的主要应用领域;4、超滤UF(ultrafiltration);超滤膜的制备:
1、相转化法:溶剂蒸发凝胶法,吸入蒸气凝胶法,控制蒸发凝胶法,浸渍沉淀法,热致相分离。
2、核径迹刻蚀法:制备孔径一般为0.02~10μm,大小均一的柱状空,孔隙率一般为10%。
3、溶出法:在制膜基材中加入可溶出的高分子材料或其他可溶出的物质,成膜后将添加剂溶出则得到超孔膜。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孔径的膜,最小孔径可以达到0.005μm,但是得到的膜孔径分布较宽,孔隙率较小。;超滤过程的主要应用领域;5、纳滤NF(nanofiltration);纳滤膜材料:
1、纤维素类:主要有CA398及三醋酸纤维素(CTA)。三醋酸纤维素(CTA)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核优异的生物降解性,热稳定性高。将CA同CTA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可得到性能优良的纳滤膜。
2、聚砜类:包括聚砜(PSF)、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磺化聚醚砜(SPES)、聚苯砜(PPS)和聚芳酯等。聚砜结构上的S原子与苯环结构成共轭体系,热稳定性核化学稳定性优异,聚砜是超滤膜核微滤膜的主要膜材料,也可以用于纳滤膜,作为支撑膜材料用。
3、聚酰胺类:主要包括芳香族聚酰胺(PA)、聚哌嗪酰胺(PIP)等复合纳滤膜的皮层结构通常是通过界面聚合的方法形成的聚酰胺类聚合物,荷电基团为带负电子的磺酸根及羧酸根,因此形成的是荷电型纳滤膜。此外,芳香聚酰胺酰肼、芳香聚酰肼、芳香聚酰胺(PI)、聚酰亚胺(PI,Kapton)、聚醚酰胺(PEI)等结构中都有酰胺基,都是很好的纳滤膜材料。
4、聚乙烯醇缩合物:主要包括聚乙烯醇与多元酸或多醛的缩合物,是复合型纳滤膜皮层的材料
;纳滤膜的制备:
1、转化法
(1)超滤膜转化法:纳滤膜的表层较超滤膜致密,调节制膜工艺,先制得较小孔径的超滤膜,然后进行热处理、荷电化后处理使膜表面致密化,而得到具有纳米级表层孔的纳滤膜。
(2)反渗透膜转化法:纳滤膜的表层较反渗透膜疏松,在反渗透膜制膜工艺基础上,调整有利于膜表面疏松化的工艺条件,如铸膜液中添加剂的选择,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等,使表层疏松化制得纳滤膜。
2、共混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进行液相共混,在相转化成膜时,由于它们之间以及铸膜液中溶剂与添加剂的相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