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骨巨细胞瘤的基因的论文.doc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骨巨细胞瘤的基因的论文
【摘要】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骨巨细胞瘤差异性基因表达。方法 提取手术切除新鲜gctb标本8例及4例正常骨痂的细胞总 rna,应用含有8064个人类基因点的 cdna 表达谱芯片基因芯片筛选差异性表达基因, amersham pharmacia genⅲ扫描杂交信号,用image quant软件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 8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较基因表达差异的比例约占总数的26%,两者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表达差异五倍以上的基因47个,其中25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22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以细胞外基质调节基因、肿瘤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类基因为主要类别。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对骨巨细胞瘤分子水平病理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为其诊断治疗进一步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基因芯片 骨巨细胞瘤 基因 差异性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一次性对同一样品进行大量序列检测和核酸分析,从而高效快捷地测试和分析基因、配体、抗原等生物活性物质。骨巨细胞瘤为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的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变,故其治疗效果往往欠佳;至今其发病机制仍未清楚。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鉴别骨巨细胞瘤差异表达基因谱,进而探索研究骨巨细胞瘤分子水平致病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和软件
eppendorf台式微型离心机(eppendorf ltd.)、eppendorf 5810r 冷冻桌面离心机 (eppendorf ltd.)、gen iii microarray spotter 芯片点样仪(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ltd.)、generation ⅲ array scanner芯片扫描仪(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ltd.)、shellab general purpose incubator恒温杂交箱(shellab ltd.)、biorad minisub gt system电泳设备(biorad ltd.)、du520 uv/vis spectrophotometer紫外分光光度计(beckman coulter ltd.)、vilber gel documentation system凝胶成像仪(vilber ltd.)、uv crosslinker(viber lourmat france)紫外交联仪、midas 8064点基因芯片(chipscreen biosciences ltd.)、图像扫描软件image quant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ltd.)、图像分析软件array vision 6.0(imaging research ltd.)、实时荧光定量pcr通用系统(abi)。.
1.2 实验试剂
trizol reagent (life technologies, inc.)、qiagene rneasy mini kit (qiagen, inc.)、qiagene pcr purification kit (qiagen, inc.)、ambion messageamp arna kit (ambion, inc.)、cyscribe cdna labeling kit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ltd)。
1.3 标本采集分组及rna提取
取自2002~2004年本院及广州华侨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手术切除新鲜标本8例(术中判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gctb), jaffe: i级6例、 ii级1例、 ⅲ级1例; campanacci分级: i级6例、 ii级1例、 ⅲ级1例; enneking分期: g0t1~2m0 5例、 g1t1~2m0 2例、 g2t2m0 1例; 部位: 股骨远端5例、 胫骨近端2例、 桡骨远端1例; 年龄23~55岁, 平均34岁; 男5例、 女3例。 对照组4例, 取自胫骨和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正常骨痂, 男女各2例、 年龄23~50岁, 平均30岁。 所有标本均分成约1cm×1cm×1cm小块, 于离体30min内保存于液氮中。 组织样品加入适量体积的trizol后采用自动匀浆器至完全匀浆, 加入适量的氯仿、 r乙酸钠静置至沉淀后加入适量depc水溶解沉淀, 测定rna样品浓度和总量, 取样品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rna的质量并将合格样品保存于-80℃归档(浓度达试验要求的20μg量, 其a260/a280比值不低于1.8)。
1.4 实验方法
1.4.1 探针标记 样品rna和second round prime、spike rn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