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腰椎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挑战
类型众多
治疗困难
残疾率高;胸腰椎骨折中相当比例患者发生SCI
美国 30~35人/百万人/年
日本 28~45人/百万人/年
中国 6~10人/百万人/年
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
胸腰椎损伤有增多趋势; 由于生物力学、影像医学、计算机技术、脊柱固定方法的发展,胸腰椎损伤的诊断、分类、治疗水平明显提高;脊柱骨折治疗的目的
★ 矫治畸形
★ 消除疼痛
★ 获得持久稳定
★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Kelly、whitesides“两柱概念”
前柱:椎体形成实心柱
后柱:椎管形成空心柱
Dewald“两柱概念”
前柱:椎体、间盘、前后纵韧带
后柱:椎弓及相连的韧带;Denis“三柱理论”:
强调骨和韧带结构的整体重要性,比较精确的分析了脊柱稳定性,一度成为脊柱骨折分类及稳定性评价的标准;胸腰段脊柱骨折
Denis三柱模型;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体系众多,缺乏适用全部骨折的分类。
分型越细,实用意义越差;一、根据外伤机制分类
1、单纯压缩骨折:前屈或压缩力
(少数为侧向压缩)
前柱受压力,后柱受张力,中柱为支点
根据外力大小及受限程度分为I、Ⅱ、Ⅲ型;屈曲压缩型骨折Ⅲ型;2、爆裂型骨折
前、中、后三柱均受压应力,中柱受损为特征,骨折块或间盘常突入椎管,脊髓损伤多见;L4爆裂型骨折;L4爆裂型骨折CT提示骨块侵入椎管; 爆裂型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椎体前、中、后高度均下降
椎体后壁骨折并突入椎管
椎弓根间距增宽
椎板骨折; 爆裂型骨折的分类
I 型:上、下终板均骨折
II 型:上终板骨折(more)
III型:下终板骨折
IV 型:旋转爆裂骨折
V 型:侧屈爆裂骨折; 3、安全带型损伤
前柱或更前方为支点,中后柱受张力,根据损伤程度不同,稳定性也有相当差别。;安全带型损伤; 4、骨折脱位型损伤
由严重复合暴力所致,常累及三柱,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L4骨折脱位;骨折脱位型损伤CT扫描;剪力型脱位
又可称为平移性损伤,椎体可向前、后或侧方移位。前、中、后三柱均受累。常因过伸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前方撕裂,发生脱位而无明显椎体骨折,移??超过25%则椎体所有韧带断裂,常有硬脊膜撕裂和截瘫。 ;牵拉屈曲型(Distractive flexion)
脊柱在屈曲位受伤,在安全带型的基础上,外加椎体间脱位或半脱位,可有单纯韧带损伤及合并撕脱骨折两类。X线片示经椎体、椎弓根、椎板及棘突拉长的影像 ;屈曲旋转型
较常见,前纵韧带及骨膜可从椎体前缘剥离,前柱受到压缩力与旋转力,中柱与后柱受到牵张力与旋转力,常导致关节突骨折、椎体间脱位或半脱位 ;牵拉伸展型(Distractive extension)
脊柱受到伸展拉力,前柱张力性断裂,后柱压缩 ;二、根据损伤累积范围分类
前 柱
中 柱
后 柱 ;三、根据椎管狭窄程度分类
O度:椎管无狭窄
1度:椎管受压占1/3横断面
2度:椎管受压占2/3横断面
3度:椎管完全受压;上述分类各有重点,亦存在不足,无法全面反应胸腰椎骨折的全貌,因此在评定损伤,选择治疗方法,判断愈后时仍应综合考虑。 ;神经功能评定
Frankel分级以及在此基础上修订的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害分级是最常用的标准。其他还包括:
功能独立性测定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
运 动 指 数
(Moter Index Score, MIS) ;Frankel五级评定方法(1969年)
A: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 B: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仅存某些骶区感觉),运动丧失;C: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无效运动(即无有用功能存在),肌力小于3级; D: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有效运动,肌力大于3级,可扶拐行走; E:感觉及运动正常,大小便功能良好,病理反射存在。;A级(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
(鞍区)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B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
S5(鞍区)有感觉功能保留,但无任何运动功
能保留;C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
功能保留,但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一半以
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
动 功能保留,且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至少
有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等于3级; E级(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早操各环节编排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 钢筋翻样自动计算excel表格.xls
- 2025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招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编核心专题突破专题1力与运动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pptx VIP
- 动物防疫服务投标方案.doc
- 一种D-手性肌醇的制备方法.pdf VIP
- GB_T 39477-2020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docx VIP
- JB∕T 8734.6-2016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6部分:电梯电缆.docx VIP
-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办公室OA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 博物馆钢结构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