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3).docVIP

地理教案: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教案: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3).doc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区为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穿衣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而为人们提供粮、棉、油、肉、禽、蛋、奶等基本生活资料的农业,历来也是重要的基础部门。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地区不同,其生产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也不尽相同。教材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 教材选择讲述东北地区,主要是考虑东北地区是比较完整的地域单元,该地区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并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 本节教材不是全面分析东北地区在自然、经济和人文方面的地理特征,而是注重抓住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来加以分析论述,抓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目的是为了讲述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要求: 通过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掌握东北地区的土地类型及粮棉油糖基地的分布。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图文结合,学会从活动、知识窗等栏目中将知识加以概括。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提高自己的环抱意识;认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互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及其利用保护 东北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农业区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差,对农业了解较少,教师要对给学生直观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阅读教材88页导言,并对比图4-2-1和4-2-2,思考问题。 通过黑龙江省国营农场与太湖平原张某家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明显差异: 单位地区人口耕地面积机械(具)年产量商品粮国营农场黑龙江2304人14667 公顷拖拉机131台 收获机60台4.2万吨3.6万吨张某家太湖平原6人0.5公顷6家合买牛一头 水泵一台,脱粒一台3.8吨1.3吨 由上表可得出课本问题的答案: 单位地区人均耕地单产商品率国营农场黑龙江6.366公顷2.86吨/公顷85%张某家太湖平原0.083公顷7.6吨/公顷34.2%其间差异的原因有:东北地区开发历史短、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虽单产较低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水平高,故人均粮食产量很大,供给较多的商品粮,粮食的商品率高。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粮食作物一年一熟;而太湖平原纬度较低,水热充足,作物一年两熟,单产偏高。 一、自然环境 读图4-2-3,明确以下内容: 1、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纬度较高的位置上,其北端就是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主航道中心线。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并与日本、韩国隔海遥遥相望。 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这个范围和我们平常所说的“东北”范围不同。平常所说的东北,指的是行政区的“东北”,只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2、地形、地貌 仔细读图,在图中明确下列地理事物的位置。 外侧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 中间山脉、丘陵: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 内侧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总结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呈半环状分布。 3、植被、土壤 植被和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尤其在冬季,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其植被、土壤也深受气温的影响。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土壤为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并广泛分布着冻土和沼泽。 知识窗:冻土 二、农业生产条件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1)热量 东北地区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南相北跨暖温、中温、寒温带,热量南北差异大,具体内容见下表: 地区积温温度带作物辽南3600℃暖温带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2400℃中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部1000℃寒温带春小麦、马铃薯、大豆(2)水分 ①降水:空间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②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2、土地资源 (1)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和黑钙土等土壤,这些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厚度高,有着很高的生产能力,使东北地区成为世界三大肥沃的黑土地区之一。世界上另外两大黑土分布区是亚欧大陆北部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境内的黑土带和北美洲美国中部黑土带。 读图4-2-4东北地区黑土、黑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