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注:引言不属于资料正文,下载后可删除 引 言 页码(1-7) 我国堤防工程建设概况: 1.1 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 年中,我国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水灾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和松花江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 堤防工程是举世公认的防御洪水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其建设历史可溯源到远古时代,相传共工氏、崇伯鲧曾筑堤御洪,大禹筑堤防水。春秋战国时期,堤防由围护一区一地变成沿江河防御,战国时黄河下游两岸有了系统堤防,堤防成为防洪的主要手段。汉代,黄河下游一些重要的险工段改为石工,并出现了挑流、护岸等河工工程。东汉王景治河,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完成了黄河下游的合理堤防,成效显著,这是堤防防洪的一次成功实例。长江支流汉水局部有堤防也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汉江、赣江等都出现了堤防。长江最早出现的是荆江段的防洪堤,始于东晋。长江口附近,相传东晋时已有海堤。淮河上也有了局部堤防。隋唐五代时期,重建黄河下游系统堤防,长江、汉江下游堤防增多。五代时黄河下游出现了遥堤,有了系统的双重堤防。北宋时期,除黄河下游大量修建堤防外,海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出现了堤防。南宋至明中期,因金、元、明朝定都北京,对永定河的修防很重视,卢沟桥附近的堤防已经完备,下游也有百里以上的堤防。这一时期的长江堤防,荆江段已完成,下游及支流上也逐渐形成系统。明后期至民国时期,在卢沟桥以下修建了二百里的系统堤防,南运河、漳河等也修成了大段堤防。长江中下游堤防、汉水及赣江下游堤防已普遍完成。珠江及东江、北江、西江下游亦修成堤防。历史上辽河的防洪治河工程以整治河道为主,辅以堤防。在1894年辽河大水灾之后,辽河两岸堤防建设迅速发展,形成了二百一十里长堤,这道堤防是今辽河大堤的基础。 1949年前,我国的防洪工程主要是依靠堤防,基础十分薄弱,堤防总长仅4.2万km。大江大河的堤防,除黄河下游堤???、长江荆江大堤、淮河洪泽湖大堤等重要堤防尚完整和有专设机构修守外,绝大多数的江河圩垸堤防残破不全,防洪标准很低,抗洪能力很差。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黄河下游先后3次加高培厚堤防,大堤普遍加高2~6m,开展了放淤固堤、河道整治。长江对中下游堤防进行了全面整修和加固,重点加高加固了荆江大堤、同马无为大堤、武汉市堤防等。此外,还修建了汉江的汉江大堤、淮河的淮北大堤和洪泽湖大堤、珠江的北江大堤、海河的永定河大堤等重要堤防工程。至1997年,全国修建加固堤防24.5万km,其中重点堤防5.6万多km。大江大河已初步形成防洪工程体系,一些中小河流的防洪工程体系亦初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防洪标准还不高,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堤防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除黄河堤防防洪标准为60年一遇外,其他大江大河堤防的防洪标准只有10~20年一遇,不少堤段甚至连低标准的设防标准也未达到。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更低,许多尚处于无设防状态。1998年长江、松花江、珠江发生大洪水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快了以大江大河堤防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水利部的统计资料表明这期间共加固、新建堤防3万km,完成堤防断面达标长度1.6万km,其中大江大河干支流一、二级重要堤防达标长度达1万多km。长江中下游堤防达标长度为6 100km,占设计长度的一半以上,黄河下游1 400km大堤全面加高加宽,松辽流域完成一、二级堤防断面达标长度达到1 840km,占需达标长度的46%。治淮、治太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珠江、海河等其他河流的治理工作也相应加快。重点海堤加固达标长度为6 000多km,占需达标长度的44%。至2000年底,全国共新建、整修、加固堤防27万多km。经过一系列的治理和建设,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汉江下游堤防可抵御10~50年一遇洪水,可保证中下游平原重要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安全;历史上曾经“三年两决口”的黄河已可抵御1958型洪水,实现了连续50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海河、淮河干流防洪标准均已达到40~50年一遇;珠江、松辽干流也达到了抵御10~2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部分河流的防洪标准达到了50年一遇;太湖整体防洪标准目前达到了约30年一遇,治太骨干工程完成后可以达到50年一遇。 1.2 我国堤防建设规划 目前,全国70%以上的固定资产、44%的人口、1/3的耕地、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分布在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受洪水威胁严重。堤防仍是我国普遍采用的防洪工程,大江大河大湖的堤防工程建设是防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洪水灾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国家重点加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