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的美学特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D电影的美学特征.doc

PAGE  PAGE 8 3D电影的美学特征   3D电影承袭了传统2D电影的大量特征,它仍然是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等的艺术特征的综合视听艺术,是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的时空艺术它用活动的画面叙事,力求真实地再现生活,让观众获得在场感和逼真的审美体验……当然它还有区别于2D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 视觉真实性影像世界的虚拟性   模仿现实,追求与现实的相似性是西方艺术的美学原则,写实的素描、人像雕刻、照相和电影的摄影、剧场等都是为了模仿现实,追求视觉真实性,当照相能够最忠实地反映物体原貌时,“运动”又成为新的能够更贴近现实的艺术手段。3D电影一方面通过符合人眼视觉原理的立体影像营造人物、景观的立体感,使其看起来栩栩如生,另一方面通过“运动”形成画面纵深度,并赋予电影贴近现实世界的不断运动的生命力,以此营造电影世界的真实感。3D电影是根据人的左右眼成像原理,采用双机拍摄或电脑制作出两幅具有一定水平视觉差的画面,再通过特殊设备让观众左眼看到左视图,右眼看到右视图,经脑神经综合产生立体感,这种立体感获得的过程和人眼观看生活中的立体物体的原理是一样的,弥补了二维画面缺失的纵深度,是不需要转换的直接观看到的立体效果。   法国电影理论家埃德加?莫兰认为,和照相摄影相比,电影具有更高层次的现实性,因为现实世界的生命不断在运动,运动本身可以带给物体某种形式并使之自成一个世界,而这些正是不动的物体所无法获得的,运动让物体从局限的平坦表面跳出来,好像人物从背景中走出来一样,这时,物体变成了真正的实体,充满生命。[1]我们的内心习惯于把世界分为物体和复制品,罗兰?巴特认为:“再精致的照相也决不会和现实互相混淆,可是,物体和复制品在动作的门槛上竟变得泾渭不分了,因为动作永远不属于‘物质性’的,而是属于视觉的,再造它的外貌等于再造现实。”[2]与2D电影相反,3D电影常常采用正面角度拍摄,构图设计上也不刻意回避人物正面视角的一前一后,处于前方的人物画面向前凸出,让人感觉就在眼前,处于后方的人物向后凸出,似乎就在银幕后方的某一个点上,它常常使两个人或物一前一后向前或向后行走、奔跑,通过运动强化两者的距离,产生纵深感,以物体形象的立体感和运动赋予电影世界的生动性共同构成整部电影的真实感。心理学认为,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感官,3D电影一方面通过立体影像符合人类视觉成像原理的真实立体感让人更加相信画面所展现的内容的真实性,一方面又通过运动从视觉上赋予电影世界以生命力,让人更加相信电影时空真实存在,这两方面所构成的视觉真实感将电影模仿现实的真实性推进一步,比2D电影更高级。   19世纪以后,人类进入了强调感性、本能、动物冲动的非理性主义时代,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的遗传和欲望,遵守快乐原则,超我是社会规范训化成的,自我代表了理性和谨慎。他希望自我能够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建立既文明又满足欲望的文化模式。梦是人的潜意识活动,人可以通过做梦消除潜意识中的恐惧紧张,人也常常用梦来逃避现实中的痛苦和悲伤,因为梦似乎是人类在遭遇不幸时唯一可以掌控的东西。电影也常常被比作梦幻,观众在黑暗封闭的空间中窥视影像世界,仿佛置身梦境与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使无意识的愿望获得一种假设性的满足,真假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快乐,满足本我的要求。在这一心理学基础上,对现实的突破性再造成为电影越来越倚重的特质。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电脑CG技术的发展,电影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拍不到的角色、景观制作出来呈现在观众眼前。在2D电影中,一些角色、特技和大场面的制作就开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像《泰坦尼克号》中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过程,《星球大战》中的飞船、外星人,《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等等,虚拟现实技术为电影美学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物体、景观被虚拟出来,也使画面效果更完美,更加贴近现实;另一方面,3D电影符合人眼成像原理的立体影像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随即增强了虚拟现实的真实感,观众不但可以沉浸在模仿现实的影像世界中,还可沉浸在虚拟现实的影像世界中,沦为影像的奴隶,实现本我的快乐。英国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家迈克?费瑟斯通曾说过:“在消费文化影像中,在独特而直接产生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总是大受欢迎。”[3]如果说传统影像是模仿现实,那么虚拟现实则是在生产现实,试图覆盖并取代现实,它代表着人类的情感快乐和梦想欲望,是对人类未来世界的一种规划,最终它“不再能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其虚拟的实在。”[4]   二、 审美感受:从震惊到沉浸   本雅明认为,绘画的形象凝固不动并遵循单个人欣赏的原则,“就像从前观赏神像的原则由内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