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宝”诞生的秘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宝”诞生的秘境.doc

PAGE  PAGE 6 “国宝”诞生的秘境   “文物”出关记      1997年底,南方某城市海关。   一个持因私护照的男子在办理出境手续时,被海关人员截留,原因是在他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发现有三块古玉。文物出境是违法的,于是人和东西一同被移送公安机关。   男子姓薛,护照显示为安徽蚌埠人。男子反复解释,那三件玉雕并非古玉,而是自家作坊的产品。是自己亲手所雕,带出国是要送给朋友。公安人员岂能轻信他的话,东西送到文物部门鉴定,得出的结论是:三件玉雕皆是某博物馆藏品,国家一级文物。   偷运走私国家一级文物,已经够严重了,还有文物的来路,怎么从博物馆弄出来的?背后都有什么人参与其中?从护照记录看这薛某已数次出境,还有什么东西被弄了出去?   这定是一桩大案!   专案组迅速组建,第一件工作从文物来源查起。可是到了某博物馆,馆方表示文物并未失窃,仍好端端保存在馆内。办案人员一头雾水。没办法,只好扣下东西,放薛某回蚌埠,要求他再做三件同样的玉雕,以证明他的说辞。   三个月后,新做的三件玉雕送来,办案人员再次送到文物部门。鉴定专家答复:“上次不是鉴定过了吗?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没问题。”   办案人员拿出上次查扣的三件玉器,鉴定专家顿时哑然,继而连呼:“绝技!绝技!”      成品轻易不示人      我曾数次到过蚌埠,没有见过薛某,但结识了那里几位玉器行当里的朋友,有开玉雕厂的,有开玉器店的,也有专门被玉雕厂老板雇了去,专事仿古件制作。像这种被特殊雇用的人,手艺自然没得说,手下带有若干个徒弟,老板指定做什么便做什么,从高古三代到宋元明清,大件小件,都做得来。当然他们必须遵循严格的规矩,做什么不能对外讲。做出的活儿不能带出厂。哪怕是照片,也绝不能让外人看。   一个周末,我和北京玉雕大师李东乘车赶往蚌埠。到了蚌埠,在一位李姓老板的店里,我们看到有仿周的璜,仿汉的璧,仿南北朝的辟邪,年代更早一些还有仿红山文化的玉?^、良渚文化的玉琮等。李东看后很是惊讶,每件东西做工都一丝不苟。一件仿汉的出廓谷纹璧,直径二十多厘米,如此大的器形,地子碾得格外平整,好孔、廓沿、每颗谷纹蜷曲的尾线,都无可挑剔。现代砣具的痕迹最大限度地做了处理和掩藏,唯一让内行人看出名堂的是那沁色。沁色是玉器入土或在保存过程中,接触自然界的矿物质,自然形成的一种玉质颜色的内在变化,而眼前玉器上的沁色,要么有种漂浮感,要么留下了火劫纹,要么蹭上土灰和朱砂。李老板倒是实话实说:“仿古就是仿古,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买家来了,我说明是仿品,你拿了货,出了我这个店门,你怎么说是你的事。”李老板的话不是没有缘由的。大凡玉商从他的店里买了东西,拿到外边谁还肯说是仿品?内行买家终归是少数,说不定一件东西就卖出个天价。   伪古东西,拿去挣境外文物贩子的钞票,涉及的是商业道德问题,不存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但近年来一种动向不能不令人警惕。有些伪古玉器,一些人想方设法弄出境外,在外边倒几道手,最终常常又弄回国,制造出一种“文物”回归现象,然后拿着入境证明,堂而皇之地进入各种拍卖会和收藏市场,身价自然就大大地得以提升。这种“脱胎换骨”、“瞒天过海”的手法,其欺骗性和危害性,自不待言。      代价:污染严重      蚌埠个体玉雕作坊,以仿古为主,我们先来看两剂配方。   配方一:氢氟酸溶液,浓度10%。将器物浸泡4―10小时,器物表面即生成白灰皮。着加沁色,用高锰酸钾,做出的黄色即为铁锈黄;用硫化汞,做出黑色即为水银沁;用碱性橙,即做出枣红皮或洒金黄。   配方二:硝酸、硫酸各一半,加50%水,浸泡器物,时间因玉质不同酌情把握。此方主要用于咬缝,添加硫化汞、磷苯二钾酸、碱性橙等,即可得到各种沁色。   这是这些作坊给玉器染色最常见的配方,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即使一些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也可掌握操作。   这些作坊,多数既是住宅,又是生产车间,也是做买卖的店铺。做成的玉坯经酸碱处理后,接下来的工序便是烘烤。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液化煤气罐,罐子上接一根长长的胶皮管,另一端安装一个像氧焊枪一样的操作工具,点燃煤气,使用喷射出的火苗烘烤那些半成品玉坯。操作者面前还有一盆水,一只鬃刷,烘烤几秒钟,鬃刷蘸水淬激,再烘烤,再淬激,如此反复,玉质就起了变化,变得疏松可以吃色了。到了这种程度,再给器物不需要颜色的地方涂上蜡,着色之处暴露,开始上色。上色的颜料,便是上边所说的各种化工物质。着色深浅视需要而定,有的要上若干遍,最后用油石、细砂纸打磨抛光,或用布砣蘸上三氯化二铈抛光。还有一种方法,把器物放进一种特别的滚筒内,加金刚砂、玛瑙粉或细锯末来抛光,称之为滚光。   北工地离蚌埠最大的民营玉雕企业――正东玉雕厂不远,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