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把壶从30万拍到1232万.doc
PAGE
PAGE 4
一把壶从30万拍到1232万
在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历史上,文房艺术和宫廷艺术一直是并驾齐驱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今天,华丽的宫廷艺术品似乎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而台湾著名收藏家、翦淞阁主人黄玄龙却一直坚持着对文房艺术的热爱,在他看来,文房艺术更能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谓文房艺术,是指文人们在书斋中使用的器具,包括家具、香炉、笔墨纸砚、各种文具等等。黄玄龙一直都非常强调温习文人的精神,他常常说,“我们要复兴文人之美”。
拍出千万高价的相明石瓢壶
台湾著名收藏机构翦淞阁今年春拍又再度与中国嘉德合作,推出了“文房清供”专场。5月16日,“文房清供”专场拍卖落槌,45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价超过了8000万元。其中,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制相明石瓢壶等三件拍品更是以超过千万元的高价成交。
此次拍卖的顾景舟制石瓢壶当时(1948年)一共制作了5把,顾景舟自留一把,将另外4把赠与了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四位友人,这次拍卖的是戴相明所藏的那一把。
去年,唐云先生过世之后,家人把其收藏的那把石瓢壶拿出来在上海工美拍卖,就曾创出了当时被视为天价的300万元的拍价。
“唐云先生收藏的那把壶拍卖时,我也去竞拍了,当时的预估价是80万元,我的心理价位是200万元来买。之前顾景舟的紫砂壶还没有一件超过100万元。” 黄玄龙说,结果在那场拍卖上,还没有轮到他举牌,价格就已经超过200万元了。
因此,在此次拍卖前,黄玄龙对这把戴相明所藏的壶,心理估价在300万元左右,但最后却拍出了1232万元,而这把壶是七八年前,黄玄龙在北京荣宝斋的一次小型拍卖上,以不到30万元的价格拍下的。
从七八年前的30万元,到去年300万元,再到今年的1232万元,顾景舟制石瓢壶的身价飙升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而黄玄龙则认为,这恰恰反映了文房艺术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
收藏是用羽毛换鸡腿
初见黄玄龙,很多人都会觉得他并不如名字那样气势逼人,而是相当谦和儒雅,甚至常常笑颜灿烂。而对于收藏,黄玄龙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收藏需要我们利用所学来实现进阶。”黄玄龙说,“一开始你要想办法争取一片羽毛,然后用这片羽毛去换一只鸡爪,然后再用鸡爪换一只鸡翅膀,然后再拿鸡翅膀换一只鸡腿,最后拿鸡腿换一只鸡。就这样一点点进阶,越做越好。”
黄玄龙,字云客,号元庵,祖籍福建泉州,1964年生于台湾,8岁开始喜爱古物。
“小时候学画,我的老师很喜欢收藏。每个星期日他都会带领我们去乡下写生,然后也会顺便去找一些古玩和旧的民俗的东西。”黄玄龙说,耳濡目染,我也开始对收藏古玩产生了兴趣。
8岁时,黄玄龙把过年的压岁钱存下来,“偷偷摸摸”地去买了一把荆溪紫砂壶,这也是黄玄龙人生的第一件收藏品。“偷偷摸摸”是因为那时候两岸还不能往来,卖紫砂壶的店都是偷偷在卖,如果被发现,是要坐牢的,所以称为“鬼货”。这把紫砂壶壶底锓铭着“元庵”二字,所以黄玄龙就从此以“元庵”自号。
小时候,黄玄龙最喜欢去的地方并不是游乐园,而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只要有假日黄玄龙就会泡在那里,最后发展到全馆哪一件器物摆在什么地方,黄玄龙都已经烂熟于心。
1989年,黄玄龙来到上海,真正开始接触很多重要的收藏家和大量文物、艺术品。
江浙一代人文荟萃,竹刻以嘉定闻名,紫砂则是在宜兴,这让黄玄龙非常兴奋。在那里,黄玄龙还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清代著名外交家、收藏家龚心钊先生的后人。
“那时候,我经常向上海博物馆的一位专门做拓片的老先生请教问题,老先生看我对文房器物非常感兴趣,就建议我向当时已经80岁的龚安英学习。”黄玄龙说,“龚安英是龚心钊最小的女儿,最受龚心钊的宠爱,经常能随龚心钊去看古玩和会朋友。”
当时,黄玄龙还是20多岁的小伙子,他经常会下午带着蛋糕去陪龚安英喝下午茶,无形中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20年来,两人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关系。“龚心钊的后人对我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说给我开启了另外一个崭新的天地,让我知道收藏不仅是拿来玩的一件器物而已,而是背后有很多含义存在。”黄玄龙说。
“龚心钊过世前,只叮嘱女儿有两件藏品是一定要好好保存的,田黄冻达摩面壁像就是其中之一。”黄玄龙说。在“文房清供”专场中,这尊杨玉璇制田黄冻达摩面壁像最终以1568万元落槌。
文房艺术一直被低估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产生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按照西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在发展。中国艺术品的买家,特别是高端艺术品的买家,也主要是以西方人为主。”黄玄龙说,“西方人比较重视绘画、雕塑,因为这些是西??也有的,而且他们更喜欢华丽的、宫廷风格的艺术品。”与此相对,西方人喝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