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唐时期的乐器发展简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唐时期的乐器发展简述.doc

PAGE  PAGE 17 中唐时期的乐器发展简述   摘要:中唐指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约64年。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生巨大变故,盛唐雄风渐衰,民众对社会生活、个人生命的再认识清楚折射在唐代文化精萃――唐诗中,其中以音乐诗数量激增最为显著。中唐诗人众多,佳篇迭出,音乐诗的数量和质量都较其前后时代更为出彩,这也正是中唐时期社会音乐艺术繁荣、个体音乐艺术素养全面提升的鲜活展现。以中唐著名诗人顾况的音乐诗为例,解读中唐流行乐器的社会现状,一窥中唐音乐艺术的风采。   关键词:中唐;音乐诗;顾况;箜篌;筝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4-0129-07   唐代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文学研究上常将唐代分为???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其中,中唐指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约64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生巨大变故,盛唐雄风渐衰,但该时期唐代乐舞高度繁荣,声音的艺术与语言的艺术在诗人笔下融合撞击,激起音乐诗创作前所未有的热潮。中唐诗人众多,佳篇迭出,音乐诗的数量和质量都较其前后时代更为出彩。以中唐著名诗人顾况的音乐诗为例,解读中唐流行乐器的社会现状,一窥中唐音乐艺术的风采。   一、顾况简介   顾况是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虽在灿若星河的唐代文人名士中算不得大家,但他的诗作文论自成风格,在书画、音乐上颇有造诣,作品涉猎面广,是唐代诗歌史上一位颇具独创性的重要诗人,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顾况所处的时代正是盛唐至中唐的转折时期。从盛唐的繁荣兴盛到“安史之乱”后的民生凋零,曾喧嚣辉煌的诗坛也一时沉寂,由峰顶跌至峰谷的落寞使中唐的诗人或多或少地强化对人生享乐的追求、对生命无常的失落和对国运凄凉的冷漠。顾况自然也在其列。然而他的作品绝非是随大流之辈,更多的是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的展现。他的诗文“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常人所能及,最为快也”,具有“承先启后、探新求奇的艺术追求和审美风格”。   顾况著述颇丰,但大多已散佚,留存于《全唐诗》中合计239首。这些诗文体裁丰富,有为其“赢得文学史地位”的乐府诗,有体现其放逸不羁个性的歌行体、气势纵横的七言,更有“变整饬为散漫的尝试……有三言、四言、五言……甚至十二言,间杂错出,转换自如”。从内容看,仙有“九仙傲睨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的飞天人道,俗有“囝别郎罢,心摧血下”的百姓疾苦,雅有“独立江海上,一弹天地清”的清绝琴音,奇有《露青竹枝歌》的诡异变幻。顾况历经唐代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6朝,以90高龄辞世,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诗人,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厚;同时,在艺术发展至巅峰的唐代,顾况诗书画乐皆有所成,他擅绘画、解音律,“能为歌诗”,可谓多才多艺。其篇篇诗文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中唐俗世百态白描图,民生、民俗、田园、风土、宫怨、求道、题画、记乐,林林总总。   在顾况传世的239首作品中,“描写音乐(乐器)的竟达19首之多”,被列为唐代十大音乐诗作家之六。纵观顾况的音乐诗作,其内容上非独爱一类,既有敲击的鼓,也有吹奏的笙、角,还有弹拨的筝、琴、琵琶、箜篌;描写对象也不一而足,宫廷殿堂之上的国手弹箜篌、同僚之妻寸心十指弹古筝、觥筹交错间歌舞伎人吹笙弹筝歌声婉转舞衣轻。这些音乐诗以有形写无形,化音为质,情挚意深,曲情两谐,其中用典如神,信手拈来却有画龙点睛之效。品鉴顾况音乐诗既可一窥中唐诗坛的文笔风骨,更能一睹唐代这个中华文化辉煌之时的音乐艺术各派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之美。   二、音乐诗中的乐器   1.古琴   琴棋书画自古是文人名士修身的必?浼寄埽?其中以琴为首。在中国品类丰富的乐器中,古琴历史悠久,据传可追溯至尧舜时期,有“伏羲作琴”(《琴操》)、“神农作琴”(《世本》)、“舜作五弦之琴”(《礼记》)等说。古琴自来具有高雅的道德象征意义,《诗经》中“我有嘉宾,琴瑟鼓之”“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无不是和美静好的艺术形象。   古琴材质尚天然。白居易《琴》“丝桐合为琴”、《夜琴》“蜀桐木性实”。古琴声音恬淡清逸、静和疏远,刘长卿《弹琴》“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李白《听蜀僧溶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白居易《琴》“中有太古声”、《夜琴》“楚丝音韵清”、《听弹古渌水》“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卢仝《风中琴》“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韦庄《听赵秀才弹琴》“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进残声”,方干《听段处士弹琴》“泉进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