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的路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散文的路上.doc

PAGE  PAGE 5 在散文的路上   许多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在山路上》的散文,收入《凉山的风》这本集子时,文末所署时间为“1978年9月15日”,岂不,整整30年了!   重读这篇散文,让我回味起那段生活。那时候,我在昆明供电局当线路检修工,长年在大山群中奔走。此前的十余年,我是云南火电建设公司宣威工程处的混凝土工,和水泥、砂石料打交道。不论是混凝土工,还是线路检修工,繁重的劳作,都和我瘦小薄弱的身体很不相称。但是生活本身的力量,总会给人以力量吧,比如繁重的体力活,让我付出了许多艰辛,淋暴雨走夜路扎荆棘,汗流过泪流过血流过;同时也就让我得到了体力上的锻炼。那期间,我曾写过一个题为《长长的银线》的“儿童小说”。这个失败的小说写一群架线工,把长长的银线(输电线)架到了边远的少数民族山村,架线工们和村里的孩子结下了长长的友情。想法是好的,遗憾的是没有写成一个好看的故事。我写了一些节外生枝的景物;写了树、草和花;写了飞鸟、蚂蚁、穿山甲;写了树篷下的溪涧、石头,以及云雾雷雨,还有月色星光……我对这一切总是那么依依不舍地流连赞叹。与其说我是写小说,还不如说我练习的是散文。   我永远记得读郭风先生散文的激动。郭风先生的散文在我心中产生了持久的共鸣。我似乎找到了与自己相和谐的文体。我似乎触摸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一些字、一些词、一些句子,它们就在我眼前跳跃。我终于学着写了些儿童散文和类似散文诗的儿童散文,试探着用孩子的眼光欣赏生活中的美,用孩子的心灵感受生活中的美……1984年我出版了由郭风先生作序的儿童散文集《歌溪》。在序文中,郭风先生说我的散文“清新、朴素”,“是写给孩子们看的真正的儿童散文”。他还说:“在我国的儿童文学领域内,专门为孩子们写作散文的,写作短小的、感人的散文的,看来还不多。想到这一点,我的内心似乎有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1986年,为感谢冰心老人为《春城晚报?小桔灯》儿童副刊题写刊名,我们送了一架大理石画屏给她留念,我顺便送上《歌溪》向她请教。她来信说:“给儿童写散文不容易,要有童心。你的散文小集,朴素自然,我很欣赏。”   正如冰心老人所说,给儿童写散文不容易,要有童心。我们这些成年人,并非生活在童心世界。生活中不如意事多了,童心安在!但是儿童文学作家自有办法。我的办法是,当我执笔之顷,我干脆回到童年去,在回想童年中唤起自己的童心。虽说我的童年并不快乐,不过也有许多美好与温柔让我久久回味,因此诗人徐鲁说我一直在“寻找回到童年的路”。是的,童年时代的一切,是那么深那么新鲜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以至于烙印在我的肌肤里和气质上,浸润着我的散文写作。每当我铺开稿纸凝神结想,或者因了一支歌一首诗一幅画一件什么事的触发,眼前就会出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小树林,出现童年时代的小伙件。尽管我知道,故乡那条童年的小河已经干涸,村后的那片树林已经消失,我还是情倾笔端,写出了《一碗水》《走月亮》《学校旁边一条河》……童年的影子伴随着我,怀念的欢乐中有无言的忧伤。   可否说,写作主要靠记忆?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向你涌来的,是你的记忆。这些记忆包括镌刻在心灵上的印痕以及曾经使心灵颤动的种种感受。它也许来自你的阅读、你的见闻,或者也许来自你的一个梦、一个人物或一件事情,来自想像或幻想――已经成为记忆的想像或幻想,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记忆,这就是童年的记忆。这是再宝贵不过的记忆了。当然我又不是全靠回忆来写作。我只是把童年找回来细细端详,重新回味,重新想像,如前所说,意在唤起我的童心。这样的童年多少已经“艺术化”了,既遥远又现实,时间概念完全模糊了,我散文里的童年,仅仅是我“童年的影子”了。孙建江说我打了个“时间差”,把“过去时”提到了“现在时”。 不过,我写作时没这样想过,只是想让读者感到亲切,缩短和读者的距离。   也许我从小生活在滇东北山村,10岁左右又跟随父亲在外,在昆明和大理度过少年时代,受到滇池、苍山、洱海那样的云岭风光的熏染,而在当线路工的那些年,又用自己的手、脚和身心触摸了山石、土地和草木,我的心性似乎更接近于自然。近30年来,我几乎跑遍了云南,领略到如诗人徐迟所说的云南的“美丽、神奇、丰富”,体会到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与多彩。我总觉得“云南”这两个字弥漫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浪漫与芬芳。我的散文呢,也大多取材于云南。我意欲捕捉飘忽在云南大地上空的那种不可思议的、捉摸不定的、神秘的气息,在歌唱大自然、歌唱人类的爱与温情中,让孩子们领略云南的美,唤起他们对云南的惊喜与热爱。我写了一些短小的牧歌式的抒情之作,在儿童散文中作诗意的弹唱。这当中,有的是以云南少数民族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散文、散文诗,如《泼水节》《鲜花节》《闹春牛》《火把节之歌》《蓝色泸沽湖》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我想从丰富多彩的民族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