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传媒的文化建构.doc
PAGE
PAGE 9
大众传媒的文化建构
20世纪末以来,“80后”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名词闯入了公众的认知视野。这是一个拥有2.8亿人口的庞大群体①,截至目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30岁,才刚刚步入而立之年。过去的十年中,围绕这一群体所引发的争议声不绝于耳,其形象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并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好”、“坏”两种极端。以2008年为界,80后的媒介形象由“堕落的一代”向“希望的一代”嬗变,这一突兀的逆转,让人不得不质疑在大众传媒所塑造的各种80后形象中,到底孰是孰非、孰真孰假80后媒介形象的传播又究竟遵循着怎样的逻辑和规则
一、80后负面形象引发代际危机
“80后”概念缘起于“70年代以后”概念的提出。“70年代以后”是文学评论界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专用文学术语。在它之后,“50后”、“60后”等术语相继得到承认,但还没有哪一个能像“80后”一样,在学界、社会、大众中产生那么大的影响。②中国“十年一代”的社会划分在80后这里达到了一个峰值状态,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了关于80后一代的讨论中来。而这一方面归因于80后所诞生的时代恰好处于历史的分水岭,使得该群体被烙上了特殊的、引人关注的时代气质;另一方面,则是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将80后的媒介形象植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注意并接纳了这个概念的存在。
一般而言,公众对80后最早的印象源自一群顶着少年成名的“作家”光环的年轻人。他们从当时风靡全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其在公开场合的行为言论,包括创作的青春文学作品,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一时间成为大众追捧的新宠。在陆续涌现的80后作家中,韩寒、郭敬明、春树、张悦然等人有着居高不下的媒体关注度。然而很大程度上,媒体关注的并非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的成绩或突破,而是其作为80后一代的代表,在与50后、60后、70后等代际人群相比较时,展示出的“标新立异”的一面。其中,韩寒的叛逆、春树的张扬、郭敬明的顾影自怜……虽然只是这些80后作家身上某处性格特征的小小碎片,但是却在大众传媒的反复挖掘、深化甚至夸大之下,替代主体本身成为了公众的认知对象。
在传播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不断以“代际”为切分点,通过特殊和极端事例,向公众展现80后作家形象与传统作家形象之间的区别,促使公众通过比较两个对立面而形成对80后这一新新群体的看法。2005年1月,《十少年作家批判书》一书出版。韩寒、郭敬明、李傻傻、张悦然等10位当红的80后作家挨个被批,作品语言犀利,让人过目难忘。其中一篇点评春树的文章写道,“配上艳俗的封面,拿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华大地上换银子,之后还打入国际市场,在商业的奴役下,乐此不疲地练着文学的摊”。③在文学领域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带动起人们对80后的商业化写作行为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缺陷的关注。
一时间,有关这个群体的负面报道蜂拥而来,许多人都开始议论80后的作品是如何肤浅、低俗,进而上纲上线地指责起他们的人品和作风。同一时间,“80后富二代”、“80后女大学生”、“啃老族”、“草莓族”等新标签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媒体上充斥着诸如《裸聊网80后老总身家过亿,主播多为女大学生》《马路当跑道,80后富二代飙车撞死路人》等带有鲜明倾向性的报道,很快便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批判80后的风潮。而原本只是一场少数人对少数人的指责、批评,却如同一股强烈的漩涡,将越来越多与之有关的人一同拉扯下水。公众对于80后的恶劣印象也渐渐由个别上升至一般。
面对50后、60后“家长式”的苛刻审视、70后的冷眼旁观、90后的嘲弄挑衅,以及身上贴着“自私冷酷”“眼高手低”“贪图享受”“道德堕落”等一大堆标签,大部分无辜的80后深感愤怒和不安,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却无端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们试图利用网络等一切能够传播和发布信息的媒体进行反击和自我辩护,而这种举动只是更进一步地激起了社会上的不良反应。他们与其他代人的隔阂,在错位的伦理义务、实质上的话语暴力中愈加扩大。④代际危机随之出现。
二、从“堕落的一代”到“希望的一代”
毫无疑问,80后负面形象的广泛传播是导致代际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媒体报道中,他们常常被比附为“堕落的一代”,与二战后出现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而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8年,对80后群体来说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间,大众传媒一改往日对80后的苛刻态度,充分肯定并赞扬了80后群体在“奥运火炬传递”、“什锦八宝饭”、“汶川地震”等事件中的表现。尤其是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媒体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以渲染、铺陈80后的成长与功勋。铺天盖地的正面报道在公众中激起了良好的反响,80后也由此得到了盼望已久的“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律师制度与实务课件:律师收费.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甘肃省副省长罗笑虎为中小学生作毒品预防教育报告全文.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天津布兰德新摩尔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ppt VIP
- intouch hmi与archestra集成本机成功安装.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