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阅读策略与分享
PAGE
PAGE 8
凝視人間圖像──淺談小說教學
中山女高 陳智弘
壹、小說教學的切入點
一、知人論世:以魯迅為例
傳統以「知人論世」為聚焦點的研究方式,宜選擇時代性強烈的作家、寫實性濃厚的作品,以寫作背景、思想與生平行事為經,置於時代氛圍與家國脈絡為緯,同時參照其文學觀與寫作目的,交織出作品在個人與社會間的座標、理解作品深層意義。
以魯迅而言,上承梁啟超、嚴復的傳統,視「新」小說為改造人心的利器。他身為中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者,懷抱以文藝醫治民族精神,作品著力刻劃國民精神狀態,揭示國民靈魂,以藝術手段顯示出種種社會相,從而引起人們的療救關注,以達到用藝術改造社會的目的。
魯迅深信國民精神能健全,國家民族就能興盛,因此他最關注的是問題是:1.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2.中國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麼?3.它的病根何在?是以他形塑了阿Q,以精神上的勝利來逃避、欺善怕惡書寫中國國民性。他如以〈狂人日記〉驚悚姿態瓦解理性與禮教的合理性、寄託於悲劇情節中的〈吶喊〉、〈藥〉則是控訴迷信,對整個文化、整個中國下藥。魯迅是悲觀的、批判的,如〈祝福〉寫家鄉紹興魯鎮,但所有人都被批判拆解,祭祀時應被祝福但卻祥林嫂死於此時,他拆解生命,也拆解原鄉。
此外,可以公視「作家身影」影片為輔貼近作家與其所處時代,在影片與文本間,討論如何由作家生平對照其作品?如何轉化其生平經驗與作品?後人的拍攝與評論如何重建或拼貼作家?其真實性與選材的角度?當被拍成影片時,在選取資料、解讀評析時又附帶著時代對其人的想像,這代人在拍攝時想凸顯什麼?後代人對作家生平的想像,由評論可見出什麼?
二、文本爬梳
(一)以賴和〈一桿「稱仔」〉為例
1.故事大要與主要事件。
2.主要人物:主角名字具有什麼意義?小說用哪些語詞描寫秦得參的心境?哪些句子透露秦得參性格的轉變?
3.小說的重要場景。
4.小說結局的特色。
5.「稱仔」有何象徵意義?日警打斷「稱仔」又有何象徵意義?
6.依你之見,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有何深意?並參照本文可以找到的線索,請到圖書館查詢日據時代臺灣人民在殖民統治下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鄭圓鈴〈「現代短篇小說」的教學與評量〉,現代文學教學研討會,2006.11)
(二)以鄭清文〈我要再回來唱歌〉為例
教學重點
〈我要再回來唱歌〉是一篇平淡中自有雋永情味的小說,其中呈現的濃厚親情令人感動。主人翁阿媽是個平凡的傳統婦女,和大多數舊時代女性稍有不同的是她愛唱歌,很會唱歌,歌唱,見證了她和丈夫相知相惜的深情,也是她晚年生活的重心與重新找回新生命意義的憑藉。
本文文字淺白流暢,可讓學生先自行閱讀,再以學習單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掌握本文重點:
1.主角的人物原型、其代表性及生命的轉折。
2.「唱歌」這個行為與其所唱的〈雨夜花〉代表的意涵。
3.本文的主旨、文字風格及情味。
4.本文筆法特點:阿媽年輕愛唱歌卻囿於社會規範,晚年在唱歌重新引發生命熱情的前後對比。
問題引導
1.本文應是「阿媽」的故事,為何主要人物卻沒名沒姓?
2.請簡述文中阿媽的人格特質。
3.簡單介紹本文次要人物正宏、彩鳳和圓圓。
4.文中敘述阿媽自道生平,為何她「視線一碰到彩鳳,就垂了下去,臉也漲得更紅」?
5.本文通過「唱歌」此一行為傳達哪些意涵?
6.文中阿媽唱的歌是〈雨夜花〉,請分析這首歌在此所代表的意義。
7.阿媽老年重新再唱歌的意義何在?
8.請說明本文的主題。
9.鄭清文曾說:「我不喜歡浮華的字眼,我認為簡單的字有簡單的好處,因為它簡單,所以可以含蓄得更多。」極簡的語言,形成了他最特殊的風格。試就本文的語言加以印證。
10.本文營造了什麼樣的情味?
11.你可知自己的母親或其他女性長輩年輕時曾有的特殊才能或興趣,卻囿於傳統觀念或現實環境而被迫放棄?
12請分享你讀了這篇小說之後的心得感想。
活動設計
1.請提出一首文中阿媽年輕時期可能會唱的台灣歌謠或流行歌曲,如:望春風、青蚵嫂、三聲無奈、港都夜雨……等,收集相關資料(如創作背景、歌詞內容、大意),並準備錄音帶或CD及歌詞,與大家分享。
2.請準備錄音帶或CD及歌詞,和大家分享一首歌曲(中外、流行、藝術皆不拘),說明你為何要介紹這首歌曲,也許是歌詞深刻感人,也許是對應你在某一時刻的情境,也許帶給你激勵向上的力量,也許是你對歌者的激賞。並說說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或是你自己的心情故事。
三、文字與電影合奏的樂章
(一)以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例
電影與文學的交感作用,觸動潛在的戲能量,因此我們可以藉由與文本相關主題的影片,透過影像所敘述的故事,由其劇情架構、情節發展內涵、創作者對故事表達的方法彼此對話中,探討內容深旨與表現形式、推論敘事者角度、情節設計旨趣以及創作者理念觀點。
電影在詮釋小說時,導演對文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