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栽培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施蔬菜栽培大全

设施蔬菜栽培大全 第一章 蔬菜栽培 第一节 蔬菜栽培概述   一、蔬菜的定义   蔬菜是指一切可供佐餐的植物总称,包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木本植物以及食用菌、藻类、蕨类和某些调味品等,其中栽培较多的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蔬菜的食用器官多种多样,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子实体等。   蔬菜营养丰富,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膳食纤维和一些特殊成分,对增强体质,强身袪病具有重要作用。    蔬菜栽培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设施栽培,已成为解决城乡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蔬菜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2001年我国蔬菜进出口顺差22.6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出口顺差的53.2%,2002年蔬菜进出口顺差25.62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出口顺差的44.95%。可见,蔬菜生产对于保持农产品国际贸易平衡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蔬菜栽培及其特点   蔬菜栽培是指根据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栽培制度和管理措施,创造适宜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获得高产优质、品种多样并能均衡供应市场的蔬菜产品的过程。蔬菜栽培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证蔬菜产品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种类多样和均衡供应。与其它农作物栽培相比,蔬菜栽培具有以下特点:   1.蔬菜含水量大,除薯芋类外,大多含水量90%以上,不耐贮运,易损伤、萎蔫、腐烂。因此要求生产地应尽量靠近消费者,或贮藏加工业发达,运输方便,批发市场完善。   2.蔬菜多抗逆性较差,病虫危害多,故栽培的风险性大,易受不良天气条件的影响。   3.蔬菜栽培的技术性较强,对栽培条件要求高。搞好蔬菜栽培需掌握种子处理、育苗、嫁接、变温管理、植株调整、人工授粉、各种病虫害和生理障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同时进行反季节栽培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   4.蔬菜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即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我国蔬菜生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取得的成绩   1.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增长 198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约316.184万hm2,总产量0.83亿t,年人均占有量84.1kg。1999年,播种面积1334.7万hm2,总产量4.05亿t,总产值约2500~2800亿元,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居第二位。设施蔬菜栽培面积,1981~1982年度,全国不足0.73万hm2,1999年达136.67万hm2占总蔬菜面积的10%。其中北方节能型日光温室32.47 hm2,南方还有6万hm2的塑料遮阳网覆盖栽培,对促进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周年均衡供应水平明显提高 人均鲜菜占有量标志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99年我国年人均鲜菜占有量约311.1kg,显著超过世界年人均鲜菜占有量105kg的水平。目前城乡蔬菜市场供应数量充足、花色品种丰富、质量提高、价格基本稳定。   3.出口贸易量稳定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呈大幅度稳定增长。 据海关统计, 出口贸易额从1990年的3.64亿美元稳定增长到1998年的13.97亿美元,年增长35.47%。至2000年,蔬菜出口贸易额已增加到20.3亿美元。出口品种也由1990年以罐装蔬菜为主发展到保鲜、干制、速冻、罐装、腌渍等多品种并举。蔬菜出口市场已由传统的日本、韩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拓展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二)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产量而忽视质量 我国蔬菜总产量较高,但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对蔬菜需求的高档化和无害化尚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蔬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从而受到各国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外观商品质量差,大部分蔬菜未经采后处理和深加工而直接上市销售,或者是包装简陋、装潢水平较低,达不到国际市场的标准,导致价格和产值普遍偏低。   2.蔬菜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的蔬菜生产普遍存在着零星生产,分散经营,随意种植,品种、数量、质量难以保证等现象。发达国家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例如素有“欧洲菜园”之称的荷兰,多为家庭农场式的集约经营, 一个家庭农场只生产一种蔬菜作物,管理技术先进,效益较高。而我国蔬菜生产的规模相对较小, 生产管理粗放,菜农的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   3.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不畅 尽管蔬菜产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较早,但由于整个农业的市场环境、发育程度和流通秩序等方面不够完善,以及农户经营规模普遍偏小, 蔬菜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渐突出。贸易与加工、生产自成体系,独立运作,致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