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临沂第二十四中学
08级第七学段语文必修5导学方案
课题说“木叶”预设目标1、知识与能力: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积累古诗词名句。
(2)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文化的热爱生成目标(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依次填写)学习过程生成与建构复习提示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袅袅兮秋风, 。(屈原《九歌》)
7、秋风吹木叶, 。(王褒《渡河北》)
8、叶密鸟飞得, 。(萧刚《折杨柳》)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4-5两节,回答问题。
古代诗人一般在什么场合用“木”字?
吴均的“秋约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木”在概念上是否一致?
3、“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织起来”一句中“潜在的力量”指什么?
学习过程应用与定型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意境”及“意境”的开拓
评价一首诗的好坏,人们常以“意境”的深、浅、有、无作标准。学习写诗,当然也要重视“意境”的创作和开拓。
所谓“意境”,新版《辞海》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由此可见“意境”的魅力,首先是从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上体现出来的。
例如,在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里,有一篇文章曾用“父女对话”的故事形式议论过如何评价新诗的问题。故事中的爸爸认为新诗句式长长短短,有时连韵都不押,只好算是一种“啰啰唆唆的讲学语录,琐琐碎碎的日记簿,零零落落的感慨词典”。女儿听了,先念了一首俞平伯的新诗《到家了》给他听:“卖硬面饽饽的,/在深夜尖风底下,/这样慢慢地吆喝着。/我一听到,知道‘到家了!’”接着再问爸爸:“北平(北京)地方我没有到过,但是读了这一首诗,仿佛看到了寒风凛冽、叫卖凄厉的北平的夜景。爸爸,你是住过北平的,觉得这一首诗怎样?”爸爸听了,点点头说:“还有点意思。”这位爸爸所说的“意思”,分明是终于同意女儿的见解:从形象描述能使人“历历在目”这一角度上承认了俞平伯的诗作有“意境”。
“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的大小,不是看作者写出了什么,而是看它能使读者感受到什么。或者说,要看作者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读者的联想、想像能力,使他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作者在字面上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的许多东西。正像宋人梅尧臣所说的那样:“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大家都知道,诗歌需要分行、押韵,但分行、押韵的文字不一定就是诗,更不一定是好诗。小孩子猜的谜语,也可以写得句式整齐而琅琅上口,像“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辣椒)、“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得卖,地里不种它”(豆芽菜)之类,不也很有趣味吗?但要算它是诗,总还有点不够格。然而,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看起来也和谜语差不多,却又是人所公认的好诗。这是为什么?其间的区别,主要就是因为前者缺少后者所具有的那种“见于言外”的蕴含或寄托。“辣椒”和“豆芽菜”的谜语,纯粹只限于描述两种蔬菜本身的特点;而于谦的《石灰吟》,表面上写的是没有生命的矿石,打动读者的却是寓托于上述形象中的那股历劫不磨的浩然正气,也就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旧时小孩子习字用的描红薄上,也有几句貌似诗的文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虽是叙事体,却象流水账;除了字面上交代的内容,根本没法激起别的联想。唐代元稹的《行宫绝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2.docx VIP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第二批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巴塔耶】眼睛的故事.pdf VIP
- 物料主数据管理规范.pdf VIP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 2).doc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x VIP
- 2025年(完美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易错题).pdf VIP
- 2025年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杨顺国 .pdf VIP
- 2025义务教育劳动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和答案.docx VIP
- 三体系管理评审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