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基强夯首件总结教程
PAGE \* MERGEFORMAT 8
108国道合阳过境公路二期工程
路基强夯申请表
合 同 段:B
工程名称108国道合阳过境公路二期工程工程部位路基强夯
申报理由:
我部已经做好路基强夯试验段的各项数据检测,已获取单点夯击次数、间隔时间、施工顺序等各种参数,现申请大面积强夯施工。
项目经理部意见: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意见: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108国道合阳过境公路二期工程
路基强夯试验路段总结
B合同项目经理部
2016年6月15日
K17+500~K17+800段路基强夯
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本段位于汾渭地区渭河小区东部。根据地质调查, K1117+500-K1117+800段地表为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依据设计及规范要求,为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采用强夯处理,夯击能为800KN.M。强夯施工面积合计为9900m2。
二、夯击参数
A.强夯第一遍采用矩形夯点布置,第二遍穿插布置,夯距5米。强夯控制要求每遍最后两击沉降量之差不大于5cm,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夯点,周边土隆起高度不大于10cm。满夯完成后,以压实度控制质量。
B.夯锤质量为11.5T,锤直径2.4m,锤高0.8m,单击能800KN.M,履带式夯机型号W-1001:
落距H=800KN/(11.5T×9.8)=7.1m
三、施工时间
施工工期:本段强夯于2016年6月10日开始施工,于6月14日完成。
四、试验段施工目的:
依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对夯前、夯后的路基沉降量及最后两击沉降量进行检测,验证设计夯击能、夯点间距、单点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为路基强夯处理段提供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方法。
五、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夯锤重量必须标定,开夯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保证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
(3)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
(4)夯点的夯击次数严格按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5cm 控制,且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5)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
①、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
②、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
③、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的记录。
技术指标
强夯施工完成后,通过检测路基最后两击沉降差小于5cm。
六、成果总结:
1、施工过程叙述:
(1)第一遍第一次至第二次夯击沉降量为20~26cm,第三次至第四次夯击沉降量为15~22cm,从第五次夯击沉降量基本稳定在6~9cm,第六次夯沉量稳定在3~5cm,6击沉降量为44~62cm。
(2)第一遍完毕后整平做第二遍;布点为第一遍夯点内,夯点间距5米。
(3)第二遍从第三次夯击开始稳定,总沉降量为35~53cm。
(4)满夯前后路基整体下沉2~3cm。
(5)满夯结束后测其原地面高程,与夯前原地面相比较,夯后下沉55~67cm。(后附测量观测表)
2、压实度前后对比
桩号及位置夯前压实度(%)夯后压实度(%)压实度提升百分点K1117+54078.377.987.988.39.610.4 K1117+60077.588.611.1K1117+64079.286.77.5K1117+70075.688.212.6K1117+74077.888.811.0K1117+80078.989.410.5 经检测对比,夯前和夯后压实度提升10.4%。
含水量前后对比
桩号及位置夯前含水率(%)夯后含水率(%)含水率对比值K1117+5408.98.679.18.950.20.28 K1117+6008.78.80.1K1117+6408.58.70.2K1117+7008.89.20.4K1117+7408.69.00.4K1117+8008.58.90.4
根据前后对比:夯前夯后含水率差值较小,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小。
夯点间原地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2025商用车发动机气缸体铸件技术条件.docx VIP
- 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2025 .pdf
- 第二节病虫害预测预报教学教材.ppt VIP
- 电梯新检规施工自检报告-曳引客货-2024.doc
- 2025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冬令营)理论试题与实验试题及参考答案精品.pdf VIP
- 苹果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策略.pptx
- 中药饮片智能调剂与煎煮关键技术研究课件.pdf VIP
- 局部解剖学(山东联盟)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