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熟附子现代临床应用
熟附子的現代臨床應用
黃瑞良 徐俐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
附子是含有劇毒的中藥。生附子卻有劇毒,誤服足以致命。但炮製過的附子毒性雖減也要小心使用。所以,使用附子必須深明陰陽至理及藥物特性,用藥更要小心謹慎。
附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塊根上所附生的塊狀子根,形態宛如兒子附母親,因而得附子之名。毛莨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塊根可以藥用,其花色甚美,可供觀賞,在中國分佈極廣。烏頭的塊根呈倒圓錐形,常側生一至幾個同形子根,在夏秋天時開花,花瓣呈紫色,因花形呈僧鞋狀,有僧鞋菊之稱,串串垂掛,非常美麗,唯莖葉有毒,根多肉,亦含劇毒。據《國語》載,早在春秋時期,烏頭已有用作毒藥。烏頭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中國的四川為主產區,湖北及陝西一帶也有栽種。烏頭主根入藥稱川烏或是烏頭,側根(子根)入藥稱附子。
附子是烏頭的子根,烏頭的塊根含烏頭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這些物質都是毒性很強的雙脂類生物鹼,因此,烏頭和附子作藥用時必須經過炮製,減少總生物鹼及雙脂類生物鹼的含量,降低毒性。因為附子必須經過炮製,所以有不同加工而成的鹽附子、黑附子和白附子。
鹽附子,也即是香港使用的炮天雄。是將附子以鹽浸泡,每日取出曬晾,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霜,體質變硬。橫切面為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鹹而麻。
黑附子,又稱黑順片,俗稱熟附子,先以水溶液浸泡數日,再連同浸液煮至透心,以縱紋切片,再用水浸漂,以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然後蒸至出現油面,烘至半乾後曬乾,再烘乾。氣微而淡。
白附子,又稱白順片。浸水數日,連同浸液煮透,除去外皮,縱切成厚片,以水浸漂,蒸透後曬至半乾,以硫磺熏後再曬乾。
1. 熟附子的性味歸經
附子,味辛,性大熱,純陽無陰,燥烈有毒。歸心、腎、脾經。功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具有溫補脾腎,助陽引水,逐寒袪濕,溫經止痛的功效。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痺痛等等諸証。
2. 熟附子的臨床應用
附子是臨床上的常用藥,現代多用熟附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附子附方下記錄了可以治療的104種病証。東漢的張仲景可說是應用附子的專家,在他的著作《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附子方多達30多條,其中有四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附子湯、附子瀉心湯、大黃附子湯等。張仲景以生附子回陽救逆,以炮附子用於溫經扶陽、散寒除濕。而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創溫脾湯,將附子、大黃、人參、乾薑、甘草共組一方,功在溫補脾陽,攻下冷積。宋代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中的參附湯,為回陽固脫的代表方劑,是搶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另外,以生附子、生川烏、生南星、木香等組成的三生飲,則是治療中風偏癱的名方。附子藥用價值之廣,可想而知。
2.1.陽虛受寒之少陰証
平素陽虛體質的人受寒後,脈不浮反沉,為少陰直中,《傷寒論》中說道:「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發熱說明病在表,但脈沉卻顯示陽虛在裏。另一種是受寒後循經寒化變証為少陰証,《傷寒論》「得之三兩天,表証不顯,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這類陽虛感冒沒有明顯的流涕鼻塞咳嗽等表証,卻表現為明顯的神疲身倦脈沉之証,伴有眼澀咽痛惡寒等。脈象不浮反沉是關鍵,其人疲累不堪,自覺發冷,下身酸軟無力或冷痛也是裏虛陽氣不足的表現。臨床所見病人雖有咽痛卻咽喉不紅,或呈暗紅色,並不渴飲。咽喉為腎經所繞之處,寒凝咽喉則痛,此痛不是邪熱所致,故不渴色也不鮮紅。眼澀有淚也是這個道理。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溫經散寒兼顧裏虛陽氣不足,細辛氣味辛溫通達內外,助寒氣外透太陽,再用麻黃驅邪外出。
2.2.陽虛漏汗証
《傷寒論》第21條—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平素陽虛之人受寒之後過用汗法驅邪,衛表之陽更虛,不能固護肌表,腠理疏鬆,陽虛陰卻盛,則津液滲漏不止。尤在涇《傷寒貫珠集》云:夫陽者,所以實腠理,行津液,運肢體者也,今發汗而使陽虛,既不能護其外,又不能溫其裏,則汗出而小便難,邪風之氣,亦不能隨汗而解,所以惡風,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方用桂枝加附子湯,取桂枝湯調和營衛,附子溫陽散表之邪,更固護衛氣,益氣和營,則表証去之餘陽氣亦固,汗自止。
2.3.四逆証(少陰病陽虛寒化証)
平素少陰陽虛體質之人患病,陽氣無力抗邪,體倦神疲,身痛乏力,或下利或惡寒,脈不浮反沉,是敗相已露,臨床每見老年患者或素陽虛之人冬日感冒,失於治療,或服用西藥解熱鎮痛藥汗出過多,陽氣外洩。所以必須急溫其陽,否則陽氣虛衰,則成危証。《傷寒論》:「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者,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這是少陰陽虛體質之人外感治法的總論述。陽虛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2年级美术《海底世界》活动3教案.doc
- 湘教版第3章第1节世界人口.doc
- 湘版2年级上册美术备课.doc
- 湘版科学3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
- 湘雅体检-经常上夜班的人该如何养生.doc
- 湘教版音乐2年级下册《夏》教学设计.doc
- 湛江荣基国际广场巴尼亚咖啡厅策划.doc
- 源自大山深处梦.doc
- 湘版6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进度.doc
- 溶解乙炔安全技术说明.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