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发挥报纸新闻评论的舆论引领作用.docVIP

如何高效发挥报纸新闻评论的舆论引领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高效发挥报纸新闻评论的舆论引领作用.doc

PAGE  PAGE 7 如何高效发挥报纸新闻评论的舆论引领作用   报纸新闻评论是指作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具有较强时效性的事实材料,并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阅历,对事物发展状态、发展趋势等作出分析判断的理论性文章。它是观点和态度的展示,存在着试图引导人们在思维方式、思考内容和思维结果与言论者趋同的初始动机。我国当代传播的范畴中,报纸新闻评论出现的类型、方式和形态越来越灵活多样,尽管电视和网络新闻评论对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由于报纸新闻评论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长期以来在传统接受中培养的认可度等因素,再加上报纸媒体以开辟报纸电子版的形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其影响力和引导力仍然处于顶端,无论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仍然多采用报纸新闻评论来实现自己的某种预期。因此,近十多年来,报纸新闻评论以“时评”等文体和专栏、???刊和专版等形式不断地强化了“观点主宰”的时代特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观点时代”的来临使大众在强化自我意识上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积极参与促成了思想的多元化和内容的极大丰富。这其中,报纸新闻评论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思想的多元与观念信息的泛滥,也造成了人们在选择上的极大困惑,甚至于一些极为简单的事实、现象或道理有时会“被复杂化”,令人觉得无所适从。除此之外,由于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媒体从业者队伍的扩大,以及当某种创作理念或经营观念偏向极端的话,媒体的公信力、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据笔者研究所得,近些年来在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评论小型化趋向”、“评论大众化趋向”和“评论的复制性生产方式”等现象。前两者,是报纸新闻评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结果,但如果过分加以强调,有可能适得其反;而“评论的复制性生产方式”则是评论的整体写作水平与评论的发展势头不相称所造成的一种弊病,应严格予以摒弃。   之所以特别列出当代报纸新闻评论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不良状况,并非是否定报纸新闻评论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窃以为,如果能从某些做法上加以改进和完善,规避缺失,则报纸新闻评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引导与矫正作用和在工作生活中的指导价值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现象一:评论的“小型化”趋向,造成事实选取上的盲点,观点的片面与偏颇使得评论的“个性”偏离了轨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报纸新闻评论南中长篇幅逐步发展为短小型评论。小型言论一方面反映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阅读心理,另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中多变的矛盾处理方式。这些优势尤其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某一突发事件出现或某种社会现象滋生之时,大多数报纸评论作者出于快速反应的心理,往往可能基于某一点或某一侧面来进行论述分析,文章中所彰显的用来影响受众的观点与态度,也只能是片面的、局部的甚或是偏颇的、不准确的。这些纷至沓来的针对同一对象而出现的个性声音,让受众陷于其中而找不到方向。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当他们在阅读某一个作者基于不全面事实所发表的观点时,会出现“暂时性”接受状态,而当另一作者站在另一立场或角度对相同评论对象发表不同的观点时,受众的接受取向会发生即时性逆转。如此反复循环,受众最终将失去自主判断能力,呈现出思维上的混沌状态。以2010年11月23日南方某报众论版关于“大学生起薪”话题的时事评论为例: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P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的“中国青年论坛”上强调说,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仍可能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见《新京报》2010年11月22日)以此为由头,该版以“大学生起薪”为主题,同时登载了《谈大学生待遇何必总拿农民工说事?》《辩证看待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干吗上大学?”不仅是教育问题》三篇短论。三篇文章分别从“同情农民工”、“大学生的工资潜力很大”、“教育存在缺失”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追问“干吗上大学?”这一有点沉重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报能将对某一问题的不同声音予以同时呈现,固然符合媒体以对意见性信息的多方集纳来确保受众知情权的理念,但又让受众在同时接受三种不同观点之时,难以取舍,不知谁的道理更充分,也就无法对上大学是否有用得出最合理的判断。   现象二:评论的“大众化”趋向,使观点成为“街谈巷议”,评论的指导价值受到削弱。   评论的大众化,指的是媒体评论部通过对增设栏目或对某些栏目进行特殊化处理,来为一般受众提供发表“声音”的平台,强化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进而增强评论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评论作者队伍的文化层次、阅历层次上的差异性,以及在对评论对象了解上的不充分、对国家政策的认知不到位等等多样化原因,导致发表的观点存在片面、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现象。这种类似于“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