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VIP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

PAGE  PAGE 8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报道≠新闻,新闻远离了受众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新闻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各式各样的纸质媒体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电子媒体更是异军突起,令人目不暇接。现在,一个中等城市电视频道的套数一般都在三四十套以上,有的甚至多达四五十套。这就是说,受众的选择范围更宽了。那么,受众对于我们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是否都接受呢?结论是不言而喻的。有一次,著名记者金凤给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打电话说:“一天的报纸只要有一两篇可读的东西,读者就满意了。可惜有时一篇也没有”。①金凤说的是实话,我们的新闻报道让受众满意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受众对我们的新闻“产品”不满意,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新闻远离了受众。   1.似是而非的“工作新闻”,隔离了受众。这里所说的“工作新闻”,是指那些充斥报端、荧屏的部门工作情况或工作总结。诚然,社会是由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组成的,新闻媒体适度报道这些行业、部门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思路和新变化,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要遵循新闻的规律。新闻的要素是“新”,即时间上的“新近”与内容上的“新发现”;传播的对象应为多数人注意的、关心的事实,传播的内容应与多数人的生活有关联。很显然,这种缺乏与受众相关联性的“部门简报”、“工作动态”之类的“工作新闻”,缺乏这两大要素,难以引起多数受众的关注。   2.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远离了受众。“会议新闻”原指对重要会议的报道。会议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会议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现在的会议新闻已经大大突破了“重要”二字,报道会议也似乎成为一种“政治待遇”而竞相攀比。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一些行业的年会、座谈会、部门的工作会、通气会,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新闻。有些会议并不重要,但因为邀请了某位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规格也就“水涨船高”。无须多言,这种“会八股”报道,实在是枯燥无味,受众只有“敬而远之”。   3.无端“炒作”与小题大作,背离了受众。先说“小题大作”。名人是新闻。但名人怀孕、生孩子,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有的媒体不惜拿出版面、时段,从传言某名人怀孕,到证实怀孕,到去医院胎检,再到生下孩子全过程地跟踪报道。受众接收到这些报道,难免会发出这样的责问:“有这个必要吗?”再说“无端炒作”,“炒作”原本是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焦点和舆论热点的一个手段,是新闻重要性、显著性的具体体现。但到了某些媒体、某些记者和某些报道就变了味。1999年,湖南、重庆两地警方联手一举抓获了张军杀人犯罪团伙。然而,有的媒体炒作到拿张军杀人犯罪团伙与香港张子强杀人犯罪团伙进行比较,试图让受众得出:张子强不在外面乱搞女人,而张军女人成群;张子强不滥杀无辜,而张军杀人如麻;张子强对家庭有情有义,而张军抛妻弃子等结论。张军与张子强两个犯罪团伙,二者互不牵连,这种比较,实属无意义的炒作,还可能误导受众。   4.日常报道的“空话+套话”,唤不起受众的“新闻欲”。新闻也讲求感染力和知识性。缺乏感染力和知识性的报道,受众过目就忘,看了就扔。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概念+例子”式的报道时常可见,即先由传播者给事物定性,然后带出要说的事。具体表现为:抽象而不具体,笼统而不明确;生搬硬套,以“通用”语言制造“批量产品”;概述而不描写,无细节,无现场感和知识性。这类报道使受众一头雾水,或似曾相识,很难唤起受众的“新闻欲”。   新闻传播是讲求效果的。那些隔离受众、远离受众、背离受众需求的“报道”,只是徒有“报道”之名,而无新闻之实,更谈不上“感染力”和可读性。这正如刘少奇同志在50年前批评某些“不顾时间、地点、条件,不顾读者的思想感情,我只管发出去,你看也好,你不看也好”②的新闻报道。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种产品不能唤起用户的“购买欲”,就意味着这种产品没有市场。同样如此,信息产品失去受众,就意味着失去传播持续进行的基础,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贴近”,新闻报道的着眼点与最终归宿      要根治“报道≠新闻”的痼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努力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既是一个理论、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新闻的本源是生活,而新闻是对生活的反映,即:生活在前,反映在后;事实在前,报道在后;生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换言之,离开生活,也就没有事实,新闻就无从谈起。这是其一。其二,生活的主体是人。所谓社会生活,就是由人构成的生活总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