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奇葩苏州评弹.doc
PAGE
PAGE 3
江南奇葩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系评话和弹词的总称,用吴语苏州方言演唱,清乾隆时期已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这枝江南奇葩音乐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十分优美动听,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今天依然深受各地人民钟爱和青睐。
苏州评弹,用三弦、琵琶自弹自唱,故称:“一琴一琵琶,一女一先生,余音绕梁转,良久不欲还”。表演时三弦低沉有力,琵琶清亮婉转透彻,与演员的唱腔相辅相成。从江南地区民间小调音乐演变过来的唱腔引人入胜。北方人在欣赏理解上,对苏州方言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但还是被她的音乐所打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曲苏州评弹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评弹发展史上,乾隆、嘉庆年间出现的陈遇乾;嘉庆、道光年间出现的俞秀山,咸丰,同治年间的马如飞,这三位是弹词唱腔流派的创始人,弹词音乐的奠基人。他们的唱腔分别称为“陈调”、“俞调”,和“马调”三大流派。马如飞的“马调”以吟诵为主,强调唱词的语言因素,旋律平直;以“马调”为基础发展的流派唱腔“魏调”、“沈调”、“薛调”以及近世的“琴调”等,其共同特点是节奏明快,注重气韵,一般都擅唱长段唱词及联韵叠句;魏钰卿的“魏调”唱腔较自由,演唱时注重运气、呼吸,发挥了叠句连唱的特点,魏派传人魏含英、孙女魏含玉又有进一步发挥,加强了曲调的音乐性;沈俭安的“沈调”悠扬洒脱,周信芳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对其影响很大。那软糯飘逸、悠扬洒脱、弹唱兼优的唱自成系统;薛筱卿的“薛调”清脆铿锵,在转腔、拖腔、迭句连唱等方面,有许多新的充实和丰富,加强了明快的色彩,使表现力提高,唱腔变得细致。最为突出的是在行腔、吐字方面具有一种刚劲清脆、爽朗利索的弹性感。在乐器伴奏方面,创造了以琵琶紧密配合唱腔。在托奏手法上,则创造了灵活多变的支声复调,丰富了音乐性,使唱腔表现更为悦耳动听;周云瑞善弹善唱又善谱曲,是评弹界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仅丰富发展了“沈调”,还吸收了京剧中的“娃娃腔”,为“俞调”增添刚劲的色???。祁莲芳为《秋思》开篇谱成委婉动听的音乐后,“祁调”一举成名,在流派唱腔中又开放出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上海评弹团著名演员朱雪琴所创的流派唱腔,人称“琴调”,音乐豪放雄健挥洒自如,丝丝入扣灵活多变,宛如一条明净的溪流,带着欢快跳跃的水花。
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一片百花争艳的繁盛景象,夏荷声的“夏调”,杨小亭的“杨调”,徐云志的“徐调”等,贡献卓著。徐丽仙的“丽调”,吸收了北方戏曲河南豫剧的某些音乐特征,她的唱腔经常会出现“升Fa”这个清角音,这是在传统弹词唱腔中所没有的,听起来颇有新意,给音乐增辉不少。
苏州评弹唱腔音乐的发展与流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独特和鲜明的旋法常以级进平稳进行为主与大跳进行相结合,从而加大了旋律的起伏变化,使感情的抒发更加真诚、委婉,旋律更加优美、动听。特别是在细腻、独到的演唱上,“绕”是一大特点,即经常在拖腔上用有特点的核心音调、节奏绕来绕去,形成了一种好似“余音绕梁”的特殊效果,艺术感染力很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