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是智慧的教育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古代有个公主,极任性。有一次,她又哭又闹,非要皇上给她买一串露珠做的项链。皇上很为难,只好下令天下:“如果工匠们不能把露珠穿成项链,就把他们全部杀掉。”为了这件事,全国的工匠个个愁眉苦脸。突然有一天清晨,一位老人来到皇宫,说他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皇上大喜,立刻把公主喊了来。老人家对公主说:“尊贵的公主,这样吧,你带我到御花园去,好好挑几颗漂亮的露珠,然后咱们穿项链。”公主挺高兴,就与老人一起来到御花园,并指着一颗最大最亮的露珠说:“来,先要这颗!”老人说:“那好!请公主把它拿给我!”公主听了,立刻伸手去拿,可是无论她多么努力,也休想把圆滚滚的露珠拿起来,她吃惊了,而老人及时地对她说:“孩子,这回你明白了吧!露珠是拿不起来的!而且无论多么漂亮,太阳一晒,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消失,就算工匠们能把它穿成项链,可太阳一出就会不见的,光剩下一根穿珠子用的线绳这不是太丑了吗?”公主听了这些话,深深地点了点头,说:“我再也不要露珠项链了!”消息传开,皇帝大喜,对老人说:“你三言两语就把一个娇孩子说服了,你的智慧比露珠还要晶莹!”
老人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的学生中,的确有不少“骄”“娇”的“问题学生”,也有不少学生有“懒”“散”的生活习惯。我们无法选择教育的对象,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教育方法。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的是“比露珠还晶莹”的教育智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精心选择最佳时机,然后耐心细致地教诲,不动声色地引导,如春风化雨。
那么,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呢?
真爱——产生教育智慧之源泉。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但在部分老师头脑中,“师长”“尊者”的封建师徒伦常意识依旧残存,对教育“上施下效”原始内涵的理解还是那么根深蒂固。他们对学生也就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崇尚所谓的听话教育,往往无视自己的声色俱厉而不允许学生的不敬,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岂不知,这正是教育者智慧贫乏的表现,是教育者对智慧空虚的无力掩饰。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外强中干”的严厉,淤塞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之路,划开了师生之间情感之痕。久而久之,教育也就偏离了生命的原点。
历练——拥有教育智慧之关键。在教育行进之路上,成功和挫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超凡的智慧。经过挫折的历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升值。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师对“巧妙的预设被学生扰乱”的教学经历往往最感头疼。而在有的老师看来,一个畏惧“活”课堂的老师必定体验不到那种师生相融的乐趣,也必定收获不了教育智慧的美丽。我们身边都有一些业绩突出的老师,其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绝不仅仅依赖于原始知识的存储。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过挫折的历练,他们的脚下也曾经泥泞不堪,然而正是不堪的“泥泞”,才滑出了他们的智慧灵光、丰盈了他们的智慧之囊。
博学——汲取教育智慧之渠道。曾有老师向于永正请教成为优秀老师的秘诀。于老师答说有四个习惯、一个爱好:一是读书的习惯,二是看和听的习惯,三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四是“操??为文”的习惯,一个爱好是唱京戏。乍一听,于老师的话似乎文不对题,但细一琢磨却不无启发——教育智慧不正源于点滴的学习和深厚的积淀吗?学习是生命的有机组成,学习是汲取教育智慧的渠道。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学习,而应该从我们自身的状态反省一下,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一点一滴、每时每刻。
“谁人不望弟子贤”?只是“恨铁不成钢”!要炼铁成钢,就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直接而粗糙的管教方式不但把学生管“毛”了,还会使学生丧失做人的上进心,所以,任何一个教育者,必须追求教育的技巧,用智慧的教育来点醒我们的学生,从而让教育体现一种艺术美。
——摘自《用智慧造就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