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注 射 新 剂
第四篇 无菌制剂;一、无菌技术;基本概念;无菌制剂;一 无菌技术 ;1、物理灭菌技术; ;热压操作灭菌柜; ; ;(4)射线灭菌;②微波灭菌法:300MHz~300kMz
适用:液态和固体物料的灭菌,且对固体物料具有干燥作用
特点:微波能穿透到介质和物料的深部,可使介质和物
料表里一致地加热;且具有低温、常压、高效、快速(一
般为2 min ~3min),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
护,产品保质期长(可延长1/3以上)。;③紫外灭菌法:200~300nm
特点:紫外线不仅能使核酸蛋白变性,而且能使空气中
氧气产生微量臭氧,而达到共同杀菌作用。
适用:照射物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
不适合于药液的灭菌及固体物料深部的灭菌。 ;2、化学灭菌技术;3、无菌操作;4、灭菌参数;4、灭菌参数;剂型1:注射剂;
定义;给药途径; 粉针;二、注射剂的制备流程;注射用溶剂/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的制备;注射用水的收集、保存;注射用溶剂/注射用油;注射用溶剂/注射用油;注射用溶剂/用非水溶剂;注射用溶剂/主要附加剂 ;渗透压调节:
等渗溶液 isoosmotic solution
等张溶液 isotonic solution;1、冰点降低数据法:
血浆冰点= ?0.52 ?C
溶液冰点 = ?0.52?C,
与血浆等渗
例题1:
配100ml等渗NaCl溶液,需NaCl多少克?;例题2:
配100ml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需加NaCl多少使成等渗溶液?
1%盐酸普鲁卡因冰点= ?0 .12? C
W = ( 0.52 ? a)/ b
= ( 0.52 ? 0.12*2 )/ 0.58
= 0.48g;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与1g药物 呈等渗效应的NaCl量
1g药物 = X g NaCl,
0.9%NaCl = 血浆渗透压;例题3:配200ml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需加NaCl多少使成等渗溶液?(1g盐酸普鲁卡因= 0.18 g NaCl,0.9%NaCl = 血浆渗透压)
w =( 0.9 ?2*0.18)*200/100
= (0.9 ? 0.36)*2
= 1.08 g;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过滤机理;滤器选择;注射剂容器及处理;注射剂容器及处理;注射剂的灌封;注射剂的灌封;注射剂的制备流程/质检/热原;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一、热原的性质和除去热原的方法;注射剂的制备流程/质检/热原;注射剂的制备流程/质检/热原;注射剂的制备流程/质检/热原;定义:大体积注射液通常称为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体积注射液,注射量从100 ml至数千ml。
种类:
?电解质输液
?营养输液
?胶体输液;质量要求与与小体积注射液基本上一致,但由于其应用特点,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等质量要求更高。
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不能有产生过敏反应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
乳状型或混悬型大体积注射液,微粒直径小于1 ?m。
胶体输液, 代血浆应不妨碍血型试验, 不妨碍红细胞携氧功能。;注射用无菌粉末;冷冻干燥原理:
在水的三相平衡点以下
(温度0.01℃,压力610.38 Pa(4.58 mmHg)) ,不管温度如何变化,只有水的固态或/和气态存在,对于冰,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力都可打破气固平衡,使整个系统朝着冰转变为气的方向进行。;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预冻: 使溶液冻结成固体, 预冻温度应低于产品的低共
熔点10~20℃,预冻时间2~3 h。
升华干燥: 一次升华法或反复预冻升华法。
一次升华法: 适宜溶液浓度、粘度不大,装量厚度在10~15
mm的情况。
反复预冻升华法:适用于低共熔点较低,或粘稠等难于冻干产品。
再干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