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它的导演是谁?.pdfVIP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它的导演是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它的导演是谁?

一部据说 “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 ”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它的 导演是谁? 10 月 25 日,梅峰走上了东京电影节开幕式的红毯。11 月 3 日,尘埃落定,他的导演 处女作《不成问题的问题》凭借黑白影像中出色的美术、道具、服装等整体设计,获 得最佳艺术贡献奖。 这是 16 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中唯一一部来自内地的电影。梅峰此前更为人知的 身份是编剧,老搭档是娄烨,一起创作了《颐和园》(联合编剧)、《紫蝴蝶》(编 剧顾问)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编剧)。其中最后一部获得第 62 届戛纳电影节最 佳编剧奖——不过,这部电影后来成了禁片。 这个新导演最紧张的时刻并不是在红毯上,而是在电影节提名公布之前。 从 5 月份开始,梅峰和同事就开始忙着准备种种材料申请国内外电影节。《不成问题 的问题》去年 12 月就拍好了。他们没有选择为电影直接找发行公司上映,而是先申 请海外影展,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艺术属性的电影,一部“文艺片”。 《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作家老舍发表于 1943 年的同名短篇小说,是一部背景设 定在战时重庆的“三幕寓言黑白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 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 梅峰告诉《好奇心日报()》,这可能是一部“只有中国人能看懂 的”电影,它拍的是过去的故事,但描述的是如今社会中,每个人仍然或多或少都在 经历的“中国式人际交往”和“人情关系”。 梅峰希望电影能够在国际电影节上闯出些荣誉,从而提高国内的关注度。实际上,这 也是中国 “文艺”属性导演的普遍选择。文艺片和商业电影有迥然不同的思路,后者的 收益主要发生在院线渠道里。 今年《好奇心日报()》报道过几部文艺属性的电影:毕赣的《路边 野餐》去年一共去了 20 多个国际电影节,拿到 7 个奖项,今年 7 月上映;藏族导演 万玛才旦的《塔洛》去年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在金马影展斩获最佳 改编剧本,定档于 12 月 9 日内地上映。 能否在海外获得好的口碑,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 在东京之行启程,梅峰得到了一些好消息,《不成问题的问题》得到金马奖最佳男主 角(范伟)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如今在东京得大奖的消息传来,势必会有更多 媒体跟进,热闹和风头完全可期。 不过,站到围观群众的角度,这种热闹是相当有限的。梅峰一行人没有明星。男主角 范伟没有来,他 25 日要留在北京,参加和大鹏主演的喜剧片《父子魂斗罗》的发布 会。相比之下,另一部同样入围主竞赛的香港电影《脱皮爸爸》,因为有古天乐、吴 镇宇,带着娱乐属性,占到的“版面”就大些。(更不用说,实际上这两天被议论最多 的,是关于吴亦凡,拿到了一个蹭热度的所谓“中国电影周”的所谓“影帝”。) 梅峰在东京电影节上 今年 46 岁的梅峰,对于这种属于“文艺片”(或者用他的分类,“艺术电影”)的“冷 清”,已经非常熟悉。 在拍《不成问题的问题》之前,梅峰有两份工作:第一份是他的本职工作,北京电影 学院文学系的老师,副教授,教“世界电影史”。他从 1998 年研究生毕业起,就留校 当老师,到现在已经快 20 年。第二份当然是编剧,和娄烨的合作给他带来更大的名 声。 梅峰说他们“在美学上基本上没什么分歧”。娄烨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不限方向,不 走模式,隔几个月或者半年问问进度,没写完,就接着写。 这份合作关系开始得挺偶然。2000 年,娄烨看到梅峰一篇写“古典好莱坞观看机制”的 学术论文,觉得读起来像剧本,于是隔了一年 2001 年找过来,让他试试《颐和 园》。《颐和园》一写就写了一年半,写完了,再试试别的。 梅峰和娄烨的三部电影,是他全部的编剧作品。戛纳拿奖之后,有一段时间,一些电 影公司、导演来找他,但他都拒绝了。 梅峰从来不去电影院看国产片。他说自己“对这些电影都不太感兴趣”。他列出个人最 佳片单,“那肯定是,《偷自行车的人》,比如肯定是《赤色杀机》,或者说《游戏 规则》,太多了,或者《朱尔与吉姆》,或者是《罗生门》”,都是 60 年代以及更早 的欧洲、日本电影。 梅峰是 33 岁当的编剧。在被问到“如果娄烨不找来怎么办?”的时候,他的回答 是:“那一生就去完成一个大学老师的这样一个社会身份,自己再看看书,想写写什 么学术专著,再有心情再写几首歪诗。” 实际上 33 岁之前,梅峰曾经很想当一名小说家,但失败了。“但是突然发现没有那个 文字能力。”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