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版高中语文3.7《记念刘及珍君》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民族魂——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
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
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
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
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文章背后的惨案
1926年3月18日,北京市民、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鲁迅闻讯后,悲愤异常,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称“三一八”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几天后,几个“学者文人”发表文章,说是共产党和少数民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说遇害的爱国学生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是“受人利用”。大屠杀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先生忍无可忍,“出离愤怒了”。惨案发生两周后,他写下了这篇悲愤警世的名作。;文题解读
题目中“记念”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赞扬其英勇的壮举;二是对段政府的无比痛恨与强烈控诉,揭露其虚伪、残酷的本性。; 本文从纪念刘和珍的角度入手,写她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写她的“微笑”“和蔼”,以一当十地塑造了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作者悲愤的情感贯穿全文,他愤怒地控诉了段祺瑞执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人卑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悲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对其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沉勇精神,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全文由联系相当紧密的七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主题1:品读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深沉的人文情怀
1.文章写了刘和珍哪几件事?哪几个词语可以表现刘和珍在这些事件中的态度?
明确:(1)文章记叙了刘和珍的三件事——预定《莽原》全年、反抗校长杨荫榆、参加“三一八”请愿。
(2)刘和珍的态度表现为三个词——“毅然”“黯然”“欣然”。;2.从这些事件及刘和珍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
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对此鲁迅先生如何评价?
明确:(1)在艰难的生活中,刘和珍“毅然”预定《莽原》
全年。说明她不怕困难,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刘和珍还是
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
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而被开除,却“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可以看出她温和善良、有乐观主义精神,而
且勇猛顽强,敢于斗争。“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
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明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远见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刘和珍徒手请愿,“欣然前往”,殒身不恤。可以看出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2)鲁迅先生评价刘和珍等在北京女师大学潮中的表现为“干练坚决,百折不回”,在“三一八”请愿中表现为“殒身不恤”。鲁迅先生高度赞扬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3.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名死伤者,再扩大就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的勇毅,告诫她们要注意斗争的方式,激励她们“更奋然而前行”。;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几个“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对于他们,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那些“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以及这种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主题2:品味重点语句,赏析、学习表现手法
1.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同年4月1日,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的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写成“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开追悼会的那一天”?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古代中国政治家复习课件.ppt
- 201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阅卷后体会.ppt
- 2011年十月个人所得税.ppt
- 2011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2012年二月].ppt
-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业_实验心理学.ppt
- 2011年成都市中考数学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黄祥勇于2011年10月17日].ppt
- 2011年六月14日判断推理PPT.ppt
- 2011年十一月景泰蓝的制作.ppt
- 2011年中考科学化学式及化合价.ppt
- 2011年宏观调控背景下的股市和楼市.ppt
- 河南省商丘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含答案.pptx
- 2025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教师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苏苏州市张家港市锦跃康养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岗位核销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面向“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教师5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给排水有限公司招聘1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膜法水处理设备制造人员岗位责任制.doc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含答案.pptx
- 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机务员上岗培训教案.doc
- 镜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