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行动传承民族音乐.doc
PAGE
PAGE 7
用行动传承民族音乐
2009年5月5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和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美国AXL国际(中国)帕拉天奴乐器公司赞助协办的第四届“帕拉天奴”杯作曲复赛在天津圆满结束,据悉,此次大赛的决赛于5月28-2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在决赛即将开锣之际,记者采访了此次大赛的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丹布。
走进平和的音乐圣地
和陈丹布的约见很顺利,电话里的声音告诉我,陈丹布是个随和、开朗的人。虽然约定的时间被推迟了半小时,但丝毫没有影响攀谈的兴致。
阳光下,第一眼见到的陈丹布和想象中的一样,非常谦虚坦诚。他带我走进一间教室,看到黑板上的五线谱,音乐的氛围不期而至……
刚刚落座陈丹布就从他随手拿着的一个袋子里拿出两瓶水――一瓶矿泉水和一瓶???汁饮料,教授把饮料递给我,说自己不喝甜水的。陈丹布特意带来的两瓶水,使我预感到这将是个非常愉快的下午。
陈丹布的开场白打乱了我采访的底稿,一下子就问一为什么要采访他?实在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能不能像聊天似的随便聊聊?我爽快地回答道,说好啊!就是随便聊聊。那就先说说那个帕拉天奴的作曲比赛吧,好像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吧?就这样,陈丹布教授从四年前开始讲起…帕拉天奴音乐赛的故事
说起来那还是2005年的事情,萧友梅教授受姜定先先生嘱托,欲将姜教授生前所获得的十万元稿费投入到作曲创作的项目上。这注定是个艰难的开始,十万元用在一个有创造性的项目上是明显不够的,但这十万元,代表了老一辈音乐工作者的心意和对未来的期望。机缘巧合,这个棘手的未知“项目”落到了陈丹布教授头上。之所以在艰难的环境下接受了这个挑战,陈丹布告诉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理由”: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在艺术创作上遭到不公正待遇!
1997年,陈丹布用投递的方式参加了一场作曲比赛,在得知未能获奖后,他索回了自己的作品。但当接到邮件的时候,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装作品的包裹根本未曾被打开过,那意味着什么呢……有了这段经历,陈丹布深深体会到创作者的尴尬。为了改变评审环境,他决定试试看。从那时起,用陈丹布的话讲,就是没头绪找头绪、没办法想办法、没资金找资金、没希望找希望……除了十万元的杯水车薪和前辈的期望,别的实在看不到任何的优越条件。
钱和人是办好事的根本。人好说,王次院长给予了明确的肯定和支持,各路专家也积极响应,杜鸣心教授一直是陈丹布的合作伙伴。萧友梅教授所在的音乐促进会也及时地给予了全面支援。但是资金呢?没有资金就谈不上运作,没有运作就等于没做,于是陈丹布这个在书本和音符里生活惯了的“学院派”,不经意间踏上了“寻金”之路。
从国内到香港,再到国内,很多企业都表现得虎头蛇尾。陈丹布并不怪罪他人,毕竟对艺术――特别是未知艺术的投入,回报这件事谁都说不好的。更何况有些企业提出的回报条件完全和项目的理念相悖,背离初衷的合约使陈丹布一再摇头慨叹。帕拉天奴的出现是一个惊喜。这个上海超波实业集团的品牌源自意大利的一个小提琴品牌,被买断引入中国后开始生产开发专业钢琴。在考察了项目概况后,该品牌不仅承诺了资金投入,提供设备等条件,更提出了送优秀选手出国深造的优厚待遇。这个跨国企业的创始人是一位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华人。就这样,帕拉天奴被冠名到了2006年的作曲大赛上,合作一直延续到了今年――第四届。
为了兑现预先的设想,在收集作品上力争每届都做到广纳良材。在评委选择上开创了音乐评比的先河,不仅有国内权威的知名作曲家,更特别邀请了许多著名的演奏家。这种形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作品艺术性和市场性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艺术上的民主。而对作曲作品的现场演奏和即时评审,更是史无前例,一改从前“纸上阅谱”的惯例,彻底避免了由于评审局限造成的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高度的单~性。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评审结果上。由于作品创作倡导的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国粹文化的弘扬,所以很多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意编排。对作品的打分完全是现场匿名进行的。当汇总出来的成绩摆在面前,大家惊异的发现,最受争议的作品平均分数最高,作品给人欲罢不能的感觉,那种味道使久经沙场的专家们对它的未来充满好奇。《皮黄》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钢琴作曲第一名的身份注定被更多的关注,但平和而波澜不惊的旋律是专家对它的市场性和流传性的诰病。就是这样一个作品,在推向市场的最初就得到了演奏者和观众的喜爱和推崇,之后的很多获奖作品都得到了演奏家的青睐,不断在舞台上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编辑成册的获奖作品不断在各个大专院校间传播,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创作行列。他们期待每年的比赛盛事,把这个活动看作是行业交流和沟通最好的平台。更多的人被激发了创作欲望,一改专业大专院校为核心力量所在的局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