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力量――读李瑛给雷抒雁的信有感.docVIP

诗歌的力量――读李瑛给雷抒雁的信有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的力量――读李瑛给雷抒雁的信有感.doc

诗歌的力量――读李瑛给雷抒雁的信有感   83岁老诗人李瑛给雷抒雁的长信,也唤起了我的一些记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诗坛风起云涌,像鸟儿突然从笼子里飞了出来,放飞在蓝天白云之间,那种“解放”了的感觉,那种“自由写作”的兴奋,是局外人和后来者怎么也想像不出来的。   记得当年,李瑛与雷抒雁都有里程碑似的诗作问世。李瑛的《一月的哀思》,牵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追思与怀念。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震撼了沉闷已久的诗坛,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欣悦,诗坛出现了久违了的轰动效应。   那是1979年盛夏的一天,我正在同事李震杰家里聊天,电视开着,但并没注意播放的内容。突然电视里传出来:“下面请听诗朗诵《小草在歌唱》,作者雷抒雁,朗诵者瞿弦和。”我和老李同时打住了话题,一起转向电视荧屏。李震杰是《宁夏日报》文艺部的诗歌编辑,“文革”时同我一起在“五七”干校养鸡,算是“五七战友”。老李是资深编辑,早于上世纪40年代就同欧外鸥等诗人在广西办过《诗刊》。他做过雷抒雁的责编,很欣赏这位军旅诗人的才华。有一次他非常认真地对我说:“未来的中国诗坛,有一把金交椅,将属于雷抒雁。”我对此也深信不疑。所以当我们正兴致勃勃谈天的时候,却同时被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所吸引。   “风说:忘记她吧!/我已用尘土,/把罪恶埋葬!/雨说:忘记她吧!/我已用泪水,/把耻辱洗光……//我们有八亿人民,/我们有三千万党员,/七尺汉子,/伟岸得像松林一样,/可是,当风暴袭来的时候,/却是她,冲在前边,/挺起柔嫩的肩膀,/肩起民族大厦的栋梁!”   我和老李都摒住呼吸,凝神静听。不是吗,曾经在一个最神圣的会场里,当大会宣布“永远开除叛徒、内奸、工贱刘少奇党籍”的时候,不也是只有一个女党员极为“孤立”地没有举手吗!她和张志新都属于那种既伟大又光荣的“孤立”!我的喉咙有些哽噎,眼睛里含着泪水,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感到揪心,不无忧虑,不无羞愧。   当瞿弦和以深沉的语调朗诵道:“我曾满足于,/月初,把党费准时交到小组长的手上;/我曾满足于,/党日,在小组会上滔滔不绝地汇报思想!/我曾苦恼,我曾惆怅,/专制下,吓破过胆子,/风暴里,迷失过方向!”诗人并不仅仅是歌颂、赞美英雄的勇敢与伟大,还把自身也丢进时代的浪涛之中,以英雄的“勇敢”“伟大”为镜子,质问良心,无情地剖析自我的怯懦与渺小。这是某些长着风向标的脑袋、见风使舵、营营苟苟的诗人,永远到达不了的境地。   “法律啊,/怎么变得这样苍白,/苍白得像白纸一方;/正义啊,/怎么变得这样软弱,软弱得无处伸张!”   诗人勇敢地站出来,赤裸裸地质问法律、质问天理!其实这也是埋在几代人内心深处的一个呐喊,也是无数有良知的共产党人想喊而没有喊出来的声音。它不仅在我的心灵中,也在所有读者的心灵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与共鸣。   大约就在朗诵会的第二天,《光明日报》差不多以整版的篇幅刊载了《小草在歌唱》,同年,第8期《诗刊》又隆重推出。在以后的若干日子里,只要拧开收音机或半导体,经常能听到:“母亲啊,你的女儿回来了,/她是水,钢刀砍不伤;/孩子啊,你的妈妈回来了,/她是光,黑暗难遮挡!/死亡,不属于她,/千秋万代,/人们都会把她当做榜样!”   30年了,我已年过古稀,李震杰也过世多年了。多少往事,早已烟消云散,淡忘得一干二净,然而30年前,那天在同事李震杰家里收看《小草在歌唱》的情景,以及听朗诵时的心境,却恍如昨日,烙刻般地印在脑子里。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诗人以一颗敏锐的赤子之心,呼唤社会正义,呼唤人性的觉醒。诗人雪莱说过:“在一个伟大民族觉醒起来为实现思想上或制度上的有益改革的斗争中,诗人就是一个最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在这个时代,人们积累了许多力量,能够去传达和接受关于人和自然的强烈而使人激动的概念。”这也是雷抒雁镌刻在心头的一句名言,亦是他整个诗歌历程苦苦不懈的追求。   人们没有理由对中国新诗持悲观态度。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激情编年――从1979年到2008年雷抒雁诗选》,已经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诗人雷抒雁总是睁着一双睿智的眼睛,看待并关注着生活的阴晴冷暖,人民的喜怒哀乐。这本《激情编年》,既录下了伟大祖国30年的健步与足迹,也定格了诗人在这段历史每级阶梯上留下的感动与思考。   2008年,是中华民族在一年里集中经受了大悲大喜的一年。年初的冰雪迷失了方向,在不该留步的南方流连驻足,酿成一场几十年不遇的灾难。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情,是牵动举国上下神经的大事件。诗人在这样“令人刻骨铭心的年关”,以“保卫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的激情,写下了长诗《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老诗人李瑛非常欣赏这首“政治抒情诗”,他虽视力不佳,仍用颤抖的手,以“歪七扭八”的字迹写道:你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