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玺印的艺术价值评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隆玺印的艺术价值评判.doc

  乾隆玺印的艺术价值评判 乾隆玺印的艺术价值评判 学界对明清时期的篆刻史多偏重文人流派,对传统官印特别是皇帝玺印几乎视而不见。有意思的是,近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清代皇帝玺印已成为新宠,价格一路走高,其中有两件乾隆帝所用玺印已进入亿元艺术品俱乐部。但是,高价格能够代表篆刻艺术的高水平吗?应该说,这是明清篆刻史研究的一个盲点。   这些在拍卖市场上受追捧的印章其艺术价值究竟几何,本文以乾隆玺印为个案探讨这类印章的艺术特色与价值,以期对业界有所启示。   学界一般认为,清代皇帝中雍正的艺术水平是较高的,2011年台北故宫举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时,雍正的艺术水平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可。此次为什么选择乾隆作为个案?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其在位时间长达60余年,用印数量多达1800余枚,清宫收藏的书画或古籍往往盖有其印章;第二,借助不少影视作品的传播,乾隆帝近年来在社会的知名度颇高,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其印章的拍卖价。   历代玺印传统与乾隆玺印的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玺,王者印也。虽然秦朝之前私人用印也可称玺,但在秦以后玺一般专指皇帝用印。皇帝用印有公私之分,公章也称宝玺,始自秦始皇嬴政,凡是皇帝代表国家发布各种诏告时皆钤盖。历代宝玺以玉料为主,仅有几方是金质和檀木。秦制规定,皇帝设六玺,皆方寸,印文用小篆,以钮、绶排定等级,六玺用途各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汉高祖刘邦承秦制,形成了后来所谓的秦汉八玺制,该制度一直延续到隋代。随着朝代的更替宝玺不断增多,体积也不断加大。秦汉时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方二寸到四寸不等,而到明清时则增加到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明朝建文帝的凝命神宝,印面竟达一尺六寸九分见方,堪称巨玺。历代宝玺的印钮均为龙钮,只是形态各有不同,表明皇帝乃真龙天子,不可不信。清代宝玺上有满汉两种文字,相当特别。清代皇帝中乾隆帝的印章最多,几乎全是私章,主要用于书画鉴赏。   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本文由.L.收集整理(1711-1799),即乾隆帝,年号乾隆,25岁登基在位60年,退位后当了3年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雄图大略,颇有作为,当时的中国国力雄厚,社会安定富庶。乾隆帝雅好丹青,精于书画鉴赏,喜作汉人诗歌,能写一手赵孟頫的变体书法。   乾隆帝所用玺印,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材料精美,体量巨大。印材质地多采用田黄、羊脂白玉、水晶等世间稀罕之物为之,而且形制规整,其他材料主要有铜、石、玛瑙、象牙、文竹、蜜蜡、澄泥等。其中,玉材所占领比例偏多,包括碧玉、青白玉、青玉、墨玉、汉玉等品种。不少玺印体量较大,有的大如手掌,因此可以看到他在内府所藏历代书画上钤印,特别是一些手卷、册页之类的小幅作品,仅盖上一枚乾隆御赏之宝的印章,就足以毁掉这些娇小的作品。   其次,印文工整、笔画匀停。印文在分朱布白上对比强烈,朱文印的边框很厚,文字线条也较粗,转折处多取小篆的圆润流转,刀法以切刀为主,用双刀和多刀刻制完成,如拉锯一样反复切出均匀圆润的线条,而非齐白石等人快意劲爽、单刀直入的冲刀技法。   再次,数量众多,重复品多。据考证,入关以前,太祖努尔哈赤有一方玺印,是明朝皇帝所赐的满洲建州卫印,而皇太极有两方满文金印。其他的皇帝的数目大致是:顺治约20方、康熙约120方、雍正204方、嘉庆400多方、道光不到100方、咸丰30方、同治20多方、光绪70-80方、宣统约50方。而据《乾隆宝薮》及现藏实物估计,乾隆一生所用玺印多达1800余方。而同一内容的印文有时多达几十方,如古稀天子和古稀天子之宝共刻过42方,犹日孜孜24方,八徵耄念和八徵耄念之宝63方,自强不息45方,十全老人和十全老人之宝13方,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帝之宝20方,乾隆宸翰22方,飨用五福15方,三希堂13方,奉三无私11方,惟精惟一11方。也许,在乾隆看来,唯其如此才能与其太平盛世的气象相匹配。   乾隆玺印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应该说,乾隆玺印的社会价值并非完全由皇帝的名人效应所带来的,它自身确实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材料价值等。   首先,文化价值。众所周知,基于传统的华夷之辨思维,清代的统治者对汉民族而言无疑是异族,而清代统治者也深知要将打下来的江山长久维持,主动地融入汉文化、尊重汉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是不二选择。因此,可以看到清代统治者尊崇儒教、开博学宏词科、恢复科举、整理和修订古籍、奖掖书画名家等系列措施,确实也起到了缓解民族矛盾的作用。乾隆帝不但是汉文化的超级粉丝,也是继承和发扬汉文化的身体力行者,据说他一生写有堪称冠绝古今的三万余首诗,全国各地多有其题词。尽管其诗文书画的水平与艺术鉴赏眼光经常有意无意地遭到诟病,如把子明卷《富春山居图》当作黄公望的真迹、按照个人喜好真假不辨地编辑出版书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