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火花—外国名作家轶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慧的火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趣事 资助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 品多姆。他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 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他写了 35年诗的总收入的 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 喜。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 者。他的应诺一出,请求资助的信件纷至沓来,以至于使普吕多姆惊叹: “如果我全部答应的话,足可将我的奖金吞得一文不剩。” 表示谦虚 1921年,年近8旬的法国法郎士坚持出席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大庆典。 庆典在富丽堂皇的瑞典音乐学院的演奏厅举行。在献辞过程中,法朗士一直 坐在自己的桌边 “打盹”。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打盹”,他却解释说: “没有这回事,那时我没有打瞌睡,只是我听不懂瑞典语,但我知道他 们在谈我——为了表示我的谦虚,我就把头垂了下来。” 遗憾 1956年诺贝尔尔文学奖由流亡波多黎各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获得,祝 贺的电报传到波多黎各时,希梅内斯钟爱的妻子正患癌症躺在波多黎各的一 家疗养院里。此时各国的记者都纷纷前来祝贺他,采访他获奖的消息。希梅 内斯强忍住悲痛,只接见了几位来自美国、瑞典和酉班牙的记者。他说: “我恳求各位转达那些帮助我获奖的人们的最深切的谢意。我的一切成 就都应当归功于我的妻子。对于获得这项殊荣我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 由于她的沉疴不起,我无法体会这种心情。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 猎物 当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通知电报来到肖洛霍夫身边的时候,他正在郊外 的森林里打猎。后来,在他亲赴斯德格尔摩领奖时,大批记者来采访他。他 说瑞典文学院迟了二三十年才颁奖给他,实际上他是第一位真正该得此项奖 的苏联作家。他还说: “当我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天,正好朝天放了两枪,除了掉下两 只大雁外,还十分意外地掉下诺贝尔文学奖。” 迟了18年 1948年,犹太作家阿格农 (1888—1970)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 人,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报告由当时瑞典文学院秘书霍尔斯陶穆撰写。霍尔斯 陶穆认为:阿格农那些反映犹太人生活题材的小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产 生心灵震撼的力量,但它缺乏足以获得此项殊荣的伟大艺术感召力,因此, 建议可以不必考虑阿格农的获奖资格问题。这一搁就是漫长的18年,在这期 间,阿格农原来用希伯莱语写下的作品被译成法文、英文,获得了西方读者 的好评,阿格农被再次提名参加角逐,终于在1966年,瑞典文学院以“他深 刻而具特色的叙事艺术,从犹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题”而授予他诺贝尔文 学奖。从他首次提名算起,整整推迟了18年。 荒谬 1889年旧金山 《检查人报》的编辑告诉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名叫卢雅 特·吉卜林的作者说,他的投稿“使任何知识平庸的旧金山人都觉得荒谬。” 吉卜林拒绝修改他的文章,不久就离开了这座城市。1907年 《检查人报》获 悉,吉卜林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回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剧作家奥尼尔一次接到代理人拍来的一份 电报,内容是:大明星哈洛小姐要找一位最好的剧作家写一个电影剧本,是 否麻烦奥尼尔先生回一电报,电报字数不超过20字,电报费由收电人支付。 奥尼回电如下: “不不不不不下下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奥尼尔”。 名作家的写作习惯 易卜生为了观察市民生活,年老的时候,还常常坐到咖啡店里,假装拿 着报纸看新闻,暗地却偷偷注意各种顾客的相貌、动作,倾听他们的谈话。 喜剧大师莫里哀在台上滑稽多智的演员,但离开舞台却不大言语;他的 袖筒里经常藏着一个笔记本,到商店里常待在一旁一言不发,只留心偷听买 东西的人们谈论的话题,将它们私下记录起来。因为这个癖好,朋友们给他 取了一个绰号: “静观人”。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写作时,喜欢在

文档评论(0)

yang4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01515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