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有限制的硅微通道沸腾换热特性.pdf

入口有限制的硅微通道沸腾换热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73213 入口有限制的硅微通道沸腾换热特性 王国栋,郑平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本文在8根水力直径均为186¨m的硅微平行通道的入口端加工了限制装置,抑制了通道间的 相互作用,得到了稳定的气液两相流动。并借助于可视化技术,揭示了通道内部不同区段典型的流型 特点。分析了经过通道的压降和局部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用K锄dlikar经验关系式和试验结果进行 了比较。 关键词:硅微通道,沸腾,入口限制 1.引言 微制造技术和先进观测技术的同步发展,使得对沸腾换热特性的认识得以向微小尺 度领域迸一步的拓展。许多学者对微通道里的沸腾换热现象进行了研究。Brutin等【1】 研究了微通道内部两相流动的不稳定性,用热流量和质量流率两个参数界定了稳定流动 and 和不稳定流动的范围。Wu 首次发现了两种不稳定的流动:液相俩相交替流动和液相俩相/气相交替流动。HetSroni 等【3】在三角形截面的微通道内部发现爆炸沸腾(eXplosiveboiling)现象,并伴有周期性 and Qu 由上游可压缩性导致的剧烈压降振荡(severepressuredmp 有消除通道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在微通道的入口处加工了限制装置,有效地抑制了上游 可压缩性和通道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稳定的两相流动,并研究了经过硅通道的两相流 动压降和局部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2.实验系统和方法 2.1实验系统 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压力罐中的去离子水在高压氮气的推动下,经过球阀进入除 气装置,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氮气。并前后经过恒温水浴、过滤器、精密调节阀、压力传 感器进入试验段。水经过试验段后流入置于天平上的收集器。 试验段(图2)核心件为刻有8根平行梯形截面微通道的硅片,通道的横截面上底 宽427 mm,相邻 通道的间距281 pm:在每根梯形截面通道的入口处刻有等腰三角形截面的通道(见图 2b)。该通道的截面的底宽162 nHn。入口三角形通道截面面 pm,高114“m,通道长3 积约为梯形截面面积的20%,可以有效的抑制通道间的相互作用,使通道内部流动变得 稳定。硅片上侧面用阳极扩散焊工艺与硼硅酸玻璃键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微通道良好的 密封性和可视化要求。 1635 图1实验系统图 (a)带有入口限制装置的平行微通道 (b)入口限制装置示意图 图2硅微通道示意图 硅片下侧面布置有五个均匀分布的T型热电偶(图3),用以测量硅片壁面温度。 入口过冷水和出口蒸汽的温度、压力分别由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水的流量由高精 度电子天平获得。所有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号经过数据采集系统输入电脑。为观察硅 片微通道内的两相流型,。在硅片上方还布置有显微放大镜头和高速摄像机。由高速摄像 机记录的图形输入电脑后和数据采集结果一起分析。 waterln物::!竺竺≤婴塑穿 polyimide 图3试验段 2.2数据处理 实验中热流密度q由下式计算: q=西VI/A。 (1) 式中,西为水吸收的热量和总加热量的比值;V为加热膜的输入电压(v);l为经过加热 膜的电流(∞:A。为微通道受热面面积(m2)。 出口截面含气率)(e由下式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