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第三课时
《借景》 * 中国古代早就运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如图),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 * 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围,六桥锁烟水”的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个“景”又自成一体,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借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提出来,则始见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 * 一、计成与《圆冶》 计成,字无否,江苏吴江人。是我国十七世纪出现的杰出的造园家和理论家,他擅长诗画,中年后回江南,定居镇江,从事造园。所造园林有吴玄的“五亩园”、汪士衡的“寤园”以及郑元勋的“影园”,其中以郑元勋的影园(如图)最为有名。 * 在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建园理论,撰著《园冶》一书。该书历来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推崇,被誉为世界造园学的名著。 《园冶》是全世界谈造园艺术最早的书。 * 《园冶》全书三卷,分总述部分“兴造论”与论述造园步骤的“园说”两部分。《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 “园说”又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10个部分。 * 计成将绘画技法运诸造园,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意谓由人所造的园林能达到天然生成的效果,体现造园者谋求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致的理念,这是造园家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的最高标准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达到此境的具体做法就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冶》卷一《兴造论》)。 计成在造园实践中,将“园”和“画”融为一体,使静态事物与动态环境融合,所造园林成为动态的画、飞扬的诗。 * 《借景》篇是计成造园理论的重点。《借景》篇中,他提出了“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的重要观点,强调要利用一年四季的气候与季相造景。计成所提出的借景之法很好地总结了前人、自己造园借景经验,并把借景提到“林园之最要者”的高度,是对中国古代园林学的杰出贡献。 * 二、课文讲解 1、《借景》的主要内容: “借景”论首次出现于计成的《园冶》一书。《借景》主张借景要包含园林内外和建筑内外的所有空间,要借春夏秋冬之声,不离开人在景境中的活动内容。在《借景》中有不少富于辩证思想的借景论内容。 * 2、借景中的景色特点与内容: ??计成在《借景》篇里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如“林阴初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风鸦几树夕阳,寒雁数声残月”;还在《园说》中说:“萧寺可以十邻,梵音到耳”等。可见计成的借景说,不是静止的空间构图问题,而是包含着与时间的变化观念。? ?借景内容有以下几类: ①借山、水、动物、植物、建筑等景物。②借人为景物。 ③借天文气象景物。此外还可以通过声音来充实借景内容。 * 3、借景种类: 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 4、借景方法: 大体有三种:①开辟赏景透视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仰视或平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②提升视景点的高度,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在园中堆山,筑台,建造楼、阁、亭等,让游者放眼远望,以穷千里目。③借虚景,如朱熹的“半亩方塘”,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云影”;上海豫园中的花墙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 * 5、借景中的辩证思想: 借景中的辩证思想主要体现在“借景有因,因借无由” 上。 “借景有因”,不仅是“因地制宜”,而且要“因人”、“因时”制宜; “因借无由”,就是在因地、因时、因人的条件下,不必定出来由,拟出什么主题,只要“景摘偏新”,是“触情俱是” 的。所以他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且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 。 * 三、借景实例 在中国的现有园林和风景区中,运用借景手法的实例很多。 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的时候赏景,景象曼妙。 * 承德避暑山庄,借磬锤峰一带山峦的景色。 * 苏州园林各有其独具匠心的借景手法。 * 四、《借景》在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