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后癫痫的针灸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颅手术后癫痫的针灸治疗.doc

  开颅手术后癫痫的针灸治疗 【摘要】开颅术后癫痫的发作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作类型多为局限性抽搐,也有癫痫大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原因大多为术后脑水肿、颅内出血、残余肿瘤、病灶、脑皮质损伤、异物刺激、术区脑胶质增生、硬膜下积液等。病灶偏良性,病程较长者比病灶恶性程度高者更易发生癫痫。针灸 治疗 癫痫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开颅手术并发症癫痫针灸治疗 开颅术后癫痫的发作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作类型多为局限性抽搐,也有癫痫大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原因大多为术后脑水肿、颅内出血、残余肿瘤、病灶、脑皮质损伤、异物刺激、术区脑胶质增生、硬膜下积液等。开颅术后癫痫发生率与术前是否发生癫痫密切相关,术前有癫痫者术后再出现癫痫的概率远高于术前无癫痫者。病灶偏良性,病程较长者比病灶恶性程度高者更易发生癫痫。 患者开颅术后出现癫痫者,必须尽早CT检查,必要时检测电解质和血气分析,以排除颅内血肿、脑梗死、脑水肿、脑损伤或电解质紊乱的原因。 一、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 (1)发作期取穴:百会、水沟、大椎、后溪、腰奇(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2)间歇期取穴:虚证者选巨阙、中脘、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实证者选大椎、风府、鸠尾、丰隆、间使。 (3)辨证选穴:昏迷者用十宣、涌泉;牙关紧闭者用下关、颊车;夜间发作者加照海,日间发作者加申脉;小发作者可配内关、神门;痰涎壅盛者加丰隆、中脘。 2.操作方法:根据病情可酌情选用4~6穴,穴区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平刺百会0.8±0.2寸,向上斜刺水沟0.4±0.1寸,向上斜刺大椎0.8±0.2寸,直刺后溪0.8±0.2寸。向上斜刺腰奇1.5±0.5寸。向下斜刺巨阙0.8±0.2寸,直刺中脘1.2±0.2寸,直刺神门0.4±0.1寸,直刺内关0.8±0.2寸,直刺足三里1.5±0.5寸,直刺三阴交1.2±0.2寸;向下斜刺风府0.6±0.2寸,向下斜刺鸠尾0.5±0.1寸,直刺丰隆1.2±0.2寸,直刺间使0.8±0.2寸。浅刺十宣0.2±0.1寸,直刺涌泉0.8±0.2寸,直刺内关0.8±0.2寸,平刺颊车0.8±0.2寸,直刺照海、申脉0.4±0.1寸。 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发作时用较强捻转手法,年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发作后辨清虚实分别治疗,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7次为1个疗程。 3.方义:百会醒脑开窍,大椎清泻降逆,后溪通督脉,腰奇为督脉经外奇穴,均为治痫要穴。巨阙为心之募穴,养心安神。鸠尾降气解郁,为治痫要穴。神门、内关理气宽中,养心安神。足三里为强壮穴,理中气,有利湿化痰之功效。三阴交可滋补三阴,通调肝肾。丰隆、间使为治痫要穴,可化痰醒神。夜间发作病在阴跷,故用照海;日间发作病在阳跷,故用申脉。 小发作用内关、神门,安神醒脑。 (二)电针疗法 1.处方:参照体针疗法。 2.操作方法: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选择1~2组穴位,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冶疗20~30分钟,每日治疗1次。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三)灸法 1.处方:大椎、腰奇、肾俞、肝俞、足三里、中脘、间使。 2.操作方法:每次选3~5个穴位即可,用艾条温和灸,或用隔姜灸,每穴灸15分钟,使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每日 治疗 1次。 (四)耳针疗法 1.处方:心、肝、肾、脾、神门、脑点、皮质下。单侧取穴。 2.操作方法:每次选用3~5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 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0秒。 (五)耳穴贴压疗法 1.处方:心、肝、肾、脾、神门、脑点、皮质下。双侧交替取穴。 2.操作方法:先在各穴区探得敏感区,常规消毒后,选用5mm×5mm的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对准穴位贴压、固定,每穴固定1粒。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3天更换1次,两侧耳穴交替使用。 (六)头针疗法 1.处方:根据患者发作情况选用癫痫区、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双侧取穴。 2.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1~2寸毫针,针与头皮呈15°~30°夹角,快速刺人头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少,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沿刺激线刺入0.5~1.5寸。若患者有痛感且医者手下阻力大时,应改变进针角度,重新刺人。留针20~4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次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