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doc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作者:张辉,陶巍栋,曹益民,王永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 治疗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本组24 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均采用MIPPO技术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8 例,女6 例;年龄20~78 岁,平均47 岁。骨折按SEinshEImer分类,Ⅱ型8 例,Ⅲ型9 例,Ⅳ型4 例,Ⅴ型3 例。伤后2~9 d(平均5.6 d)手术。结果 用Harris评分表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9 例,良5 例,优良率100%。本组24 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4个月左右骨折临床愈合,可弃拐负重行走。没有出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技术创伤小且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股骨骨折
随着高能量损伤(如 交通 事故、坠落伤等)的增多,股骨转子下骨折越来越常见,且多为复杂的粉碎性骨折,不仅传统的牵引保守治疗适应证越来越窄,而且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方式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趋势,人们对不同内固定的手术指征多有争论。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因其生物力学的可靠性及使用中的灵活性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并且随着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的 发展 ,降低了手术后许多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切口延迟愈合及感染等。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使用股骨LISS钢板微创反向使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4 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 例,男18 例,女6 例;年龄20~78 岁,平均47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 例,坠落伤7 例,平地摔倒3 例。多发伤3 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按Seinsheimer分类,Ⅱ型8 例,Ⅲ型9 例,Ⅳ型4 例,Ⅴ型3 例。伤后2~9 d(平均5.6 d)手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或皮肤牵引,同时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待患者全身状况稳定后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中均使用股骨LISS钢板固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骨折复位,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股骨大转子外做4~6 cm长纵形切口,切开阔筋膜,纵形分开股外侧肌纤维,暴露股骨大转子及其远端。通过撬拨和手法推压骨折块的方法使骨折块进一步复位,将适当长度的股骨LISS钢板倒置,经大转子切口沿股骨外侧方向骨膜外插入,远端皮肤做适当切口(3~4 cm)以显露接骨板远端,尽量将接骨板置于股骨干外侧轴线处。近侧端与大转子相对帖服,然后用1~2枚适当长度普通螺钉将接骨板近端固定,远侧端用1枚3.5~4 cm长普通螺钉将接骨板固定帖服于股骨干外侧。C型臂X线机透视下再次证实,骨折端对位对线满意,接骨板放置位置良好后,选择合适长度的锁定螺钉拧入并锁紧,接骨板近端用4~6枚锁定螺钉,远端用3~4枚锁定螺钉。冲洗止血后,逐层闭合切口,留置负压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2 d进行髋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术后根据随访时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在骨折开始愈合时允许部分负重,骨折临床愈合时完全负重。
2 结果
本组24 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无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无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关节僵直、断钉、钢板松动、断板等并发症的出现。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由疼痛程度得分、生活能力得分、行走能力得分和关节畸形与活动度进行评分,其中优19 例,良5 例,优良率100%。
3 讨论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多及人口老龄化,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保守 治疗 会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多主张对有条件的患者尽早行手术内固定治疗。
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较多,如动力髋、动力髁、PFN、解剖型非锁定钢板等,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但有报道这些内固定出现较多并发症。此类骨折使用动力髋可出现高达50%~76.9%的并发症[1,2],如髋内翻、主钉切出、内固定失败等。动力髁有较高的不愈合并发症[3],而且由于所用钢板较长,术中暴露范围广,增加了术中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不符合生物学固定的概念。PFN在应用于肥胖者或股骨上段有过度弯曲畸形的病例,复位和置入遇到很大麻烦,对于骨质疏松严重及转子下骨折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