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小苗与大树的谈话.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2、小苗与大树的谈话

童年时的 “窃读”,让 “我” 从书中得到了很大 的乐趣。下面这篇文章,摘自一个小女孩同一位学 者的对话。读读课文,想想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再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小苗; 同学们,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摘自一个小女孩同一位学者的对话。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清文中的生字、词。;想一想;苗苗与季羡林;;名人堂;;;苗苗(1989—— ):全国十佳小记者。原名张苒,笔名张苗。著有《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又发表了《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 季羡林(1911——2009):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曾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是中国著名国学大师。;; 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认读下列词语 彭(péng)公案 济公传 水浒(hǔ)传 施公案 三侠(xiá)五义 滚瓜烂熟 能文能武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古文观止 绿(lù)林好汉 闲书 起码 一百单八将 嗯(ńg); 认读下列词语 《彭公案》 《济公传》 《水浒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 滚瓜烂熟 能文能武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古文观止 绿林好汉 闲书 起码 一百单八将;喜欢 —( ) 困难—( ) 起码—( ) 鼓励—( ) ;①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②对于读书,季老提出了哪些见解? ③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做好批注) ??划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想一想;想一想;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时间: 1999 年 8 月 21 日 地点: 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 苗苗,现 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 采访者,你问我答,好 吗? 苗 苗: 好。 季羡林: 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 苗: 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三国演义》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 ;绿林好汉:;有一回上数学课,我 低着头看《水浒传》, 一边看,一边背一百 单八将的座次,结果 被老师发现了。爸爸 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 (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 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 闲书。怎么办呢? 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 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 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 苗苗你 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彭公案》写古代清官彭朋查办不同事务的断案故事,广为留传而千古不衰。;谈一谈; 苗 苗: 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 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得通顺呢? 苗 苗: 得多看点 儿课外书。; 季羡林: 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 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 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 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 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 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 苗: 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 喜欢语文当然 好,但语文要好,数学 也要好。21 世纪的青年, 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 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 的青年。;; 苗 苗: 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 12 岁 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 不准了。爷爷,您会 那么多种外语,您说, 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 倒不一定是 12 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